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采取划拨、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市内四区新建普通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在土地挂牌出让文件中应明确公共租赁住房套型结构、建设标准、租金要求、交付使用时间等条件及配建比例,产权归开发建设单位。
其他主体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以及住房困难职工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房屋产权归投资主体。
对于从业人员较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政府及管委会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可建成套住房或集体宿舍),面向用工单位或工业园区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出租。其产权归各类投资主体,配租情况须向住房保障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新建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应按照经济、环保、适用的原则建设。成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应以40平方米为主。
第三章 申请条件和审核程序
第十二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符合市内四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条件,且家庭资产符合规定标准的家庭;
(二)与市内四区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全日制本科毕业不满5年的职工(以下简称新就业职工);
(三)具有市内四区城镇常住户口5年以上、有稳定工作的无房家庭;申请人为单身的,须年满35周岁。
第十三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他家庭成员作为共同申请人。
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只能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家庭,不得重复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本办法所称申请家庭,包括申请人、配偶及未婚子女。
第十四条 申请人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和婚姻证明;
(二)家庭成员收入证明以及家庭资产申报材料;
(三)房屋证件或相关证明;
(四)同意审核机关调查核实其家庭住房和资产等情况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