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视实践教育特别是实训实习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实训实习阶段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注重利用行业、企业和生产一线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自身个性、兴趣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培养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实训实习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有考核,并作出相应评价,评价应由学校和实训实习单位共同完成;注重发挥各类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在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努力创设条件,把学生在技能学习训练中体验到的成就感转化为品德、素养提升的重要起点。
五、切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职成〔2004〕8号)的文件要求,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全体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和乐群意识,解决学生从学校向社会、企业跨越阶段的心理冲突,提高他们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各校必须建立心理辅导室,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加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内容。
六、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不断优化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丰富内涵,开展形式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注重学生社团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以及班级系类德育活动;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加强企业文化展示活动的组织,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校园,营造企业氛围,展示优秀职校毕业生、企业劳动模范、能工巧匠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风采。要聘请各行业中模范优秀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承担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