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以确保轨道交通运行安全为重点,加强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环节、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健全轨道交通运营规范标准、安全评估体系。加强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监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设备设施日常巡检,提高安全物防、技防、人防能力,强化站点人员疏散导向标志、应急通信照明、安全门系统等设施建设和管理。利用站点显示屏,宣传安全知识和应急避险的措施。
铁路交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高速铁路和客运列车安全重点,加快构建“设备稳定可靠、管理严密规范、队伍素质一流、过程全面受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铁路运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固定及移动设备的机修质量。整改列车设备和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强化施工、检修作业现场安全控制。加强列车安全监控和高铁防灾安全系统建设和运用,建成路局、站段两级安全指挥中心,定期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铁路安全教育入户活动,重点提升铁路沿线群众安全意识。
水上交通:建设并完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安全保障建设,推动航运中心安全发展。打造海事动态监控和可视化巡航救助指挥辅助决策平台,建成较为完善的海事安全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岸线、码头和陆域资源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的保障水平。
民用航空:实施民用航空持续安全战略,强化航空安全信息管理,推进以数据驱动、风险控制为手段的航空安全绩效管理。加强航空领域从业人员的安全专业技能和规章标准的教育培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强航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科技对安全的推动作用,健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农业机械: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开展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制定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新措施改造,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性能,保障安全运行。到2015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率达到98%以上、检验率达到90%以上,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合作社创建率均达到30%以上,驾驶人持证率稳定在100%。
渔业船舶:加强渔船、渔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建一批符合本市渔业生产实际的标准化渔港和渔船停泊点。建立健全渔业船舶、船用产品、专用设备报废制度,推进作业渔船的拆解、报废工作,逐年提高渔船标准化程度。推进重点水域渔船和渔港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实时监控,加强渔船自动识别系统、通信终端、救生器材等装备配置。以防风、避浪、防雾、安全避让和海上自救互救为重点,强化船员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