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全面整顿和规范本市建筑市场,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对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和落后的施工工艺技术装备以及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建筑材料和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的培训。开展建筑施工隐患排查和整治,建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实施重大和关键事件监理报告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消防(火灾):大力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监督、设施建设、检查考评“四项责任”。提高本市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夯实农村、社区消防安全的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的“四个基础”。提升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监督规范执法、消防宣传教育、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四个水平”。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和“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大型工业园区火灾隐患。加大消防栓专用监督执法力度,保障消防用水。
危险化学品:制定本市禁止、限制、管控危险化学品目录,严格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类管理和总量控制。加大危险化学品企业布局调整力度,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工业园区。完善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信息化管理。督促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等安全监控,对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设施进行本质安全改造。提升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实时监控、预警和事故处置能力,对危险品道路、水路运输全面实时监控。鼓励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进入专业交易市场。加强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专业处置管理。
特种设备:加强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建立基于现场监管、巡查的动态监管信息平台和安全评价体系,加快上海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中心建设及应用。推进特种设备危险性评价工作,实施特种设备分类分级监管。实施起重机械、压力管道、气瓶、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建立重大隐患治理、重点设备动态监管机制,减少事故发生,推动形成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地下空间: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的综合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强化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的源头管理,推进建立地下空间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地下空间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地下空间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将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