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现状
1、我区共有98个县(市),在训人数为1813人,在职教练员272人。由于受到机构改革、部门合并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县市业余体校专业教练员流失,系统的业余训练不能正常开展。
2、目前县(市)级业余体校能开展正常训练的有24所,训练形式为:教练员进入中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学生放学后或星期六、日集中到县业余体校的场地进行训练;在学校设体育特长班,集中学习、训练。
通过以上分析,我区的县级业余体校现状虽然存在着文体局领导对业余训练重视不够;用于训练的场地、器材缺少、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运动员)不多;业余训练、比赛的经费得不到保障;科学、先进的训练理念和信息获取能力不够;县(市)级业余体校专职教练员流失严重等实际问题。但可喜的是我区各县(市)借助全国体育系统援疆的东风,正在大力建设一批训练场馆,大部分县(市)的业训条件已经得到根本改善,我们更要清醒的看到,我区青少年体育基础扎实,参与人数多,各族青少年体质好、可塑性强,是开展青少年体育坚实的后备人才基础。随着我区县(市)级业余体校振兴工程的启动,必将迎来我区青少年体育事业健康蓬勃、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自治区县(市)级业余体校振兴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以全面振兴新疆县(市)级业余体校工作为目标,构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我区县(市)级业余体校的训练工作发展规划,完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建设;以开展业训为基础,培训为重点,联赛为杠杆的工作思路,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业训原则,为我区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和有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自治区县(市)级业余体校振兴工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十二·五、十三·五),用10年的时间基本改变县(市)级业余训练滑坡的困难局面,为我区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奠定坚实的基础。
1.短期目标
用2-3年的时间整顿、恢复、改变目前的现状。“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区恢复训练的县(市)级业余体校要达到70%;恢复训练的县(市)级业余体校向上一级重点业余体校输送的优秀苗子要达到5%;在训人数要达到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