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期限到2007年,可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实现整体最优和协调发展的目标。
规划的工作任务应纳入当地的重要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通过多部门合作,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规划内容
1.示范区概况和区情分析
通过对所在地自然地理条件,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基础的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理清本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确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针对本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确定规划期内示范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并量化为具体的任务指标。
根据建设目标,结合地方特点,确定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领域和工作任务可从下列方面选择确定:
(1)经济发展
①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水平
②实施两个“转变”,提高经济效益
③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工业布局
④降低物耗能耗,推广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⑤推行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
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
⑦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
(2)资源环境
①合理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
②开发清洁能源,促进废弃物资源化,使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
③加强生态建设,合理确定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利用与保护模式
④扩大利用可再生能源
⑤自然风景区的开发保护与可持续旅游
(3)社会发展
①提高城镇(街道、村)建设水平
②城镇(街道、村)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⑤加强城镇(街道、村)基础设施建设
⑥人口管理
⑦社会服务
⑧社会治安与防灾减灾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①实行计划生育,完成人口控制指标
②生殖健康与医疗卫生
③加强“两基”工作,推广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6)保障措施
从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机制创新、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国内外合作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7)优先项目
依据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确定一批具有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科技含量较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三、编写规划的工作程序
1.组织规划编制组,制定编写计划
总体规划的编制可由创建单位牵头,组织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的规划编制组,拟定编写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