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1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穗教科〔2011〕27号)
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局属各学校,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科技〔2011〕[2011]】111号)和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充分发挥专家、科技工作者在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科技教育活动的实践能力,促使他们早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作用促使其早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作用,根据广州市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科学大使行动计划方案》和我局年度工作计划,配合实施广州市“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决定开展2011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全市具有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和潜力,坚持面向青少年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活动,提供科技教育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科研院所、国家、省、市科普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其他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团队)在进行青少年科技教师队伍建设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发展、“明天小小科学家”、“小院士”的试验,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生命科学)、计算机(机器人)等学科综合实践,电子工程制作、电脑制作、科幻绘画、电脑虚拟机器人、网络科技DI、科技创新发明、科技体育(含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制作与竞技和无线电测向定向、无线电电子工程制作)、科技环保(生态平衡、绿色学校、水科学、低碳环保、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废旧利用、循环经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核安全、防灾减灾、知识产权等科技研究与实践活动均可申报。已承担广州市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我局立项的同项目本次不再受理申报。
二、申报条件
(一)在广州地区(含佛山市、肇庆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广州市学校已对接、具有较好合作基础的单位和个人;。
(二)按照遵守政策法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三)负责人是申报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是项目的直接承担者,不是项目的中介,具有本项目对应的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熟悉所报科技教育项目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从事与所报项目直接相关的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
(四)无知识产权纠纷。
(五)已参加2010年市科普办“千名博士携手万名学生”科学使者校园行活动者,同等条件下优先选定。
三、申报数量
根据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和以往的工作实际,为鼓励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本次拟建设的30个项目中,增城、从化、白云、南沙、花都、萝岗等区(县级市)可分别申报3-4项;市属高校、市教育局属学校和其他有关单位,每个单位可推荐1-2项直接参选。
四、工作要求
(一)申报者要对照《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附2),填写《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申报书》(附件1,一式5份)。
(二)各单位要严格审核把关,由区(县级市)教育局或市属高校、市教育局属学校出具意见(加盖公章),于2011年9月30日前,将申报项目报我局科研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路83号市教育局四楼邮政编码510030;同时将电子版本发送电子邮件至libingshan008@163.com)。
(三)我局将委托广州市教研室承担本次申报的具体组织工作,并负责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考核、公示。
(四)我局将对被选定为2011年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相关信息和表格可在广州市教育局政务网站、广州市青少年科普谷网站浏览、下载。
附件:1.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申报书(略)
2. 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附件2
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大使进校园”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项目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考核成绩:
一级指标及权重
| 二级指标
| 考核内容
| 考核内容和评价等级
| 考核
分值
|
10-8分
| 8-6分
| 6-4分
| 4-0分
|
1-1
立项意义
0.1
| 1-1
| 与国家、省市教育、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目标政策的衔接程度
| 密切
| 较密切
| 一般
| 很少
|
|
1-2
| 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
| 大
| 较大
| 一般
| 很少
|
|
1-3
| 对提高青少年科技能力的作用
| 大
| 较大
| 一般
| 不相关
|
|
1-4
| 预期开展科技教育内容丰富程度
| 丰富
| 较丰富
| 一般
| 欠缺
|
|
1-2
0.3
项目方案的可行性
| 2-1
| 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 强
| 较强
| 一般
| 较弱
|
|
2-2
| 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
| 好
| 较好
| 一般
| 欠缺
|
|
2-3
| 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特色优势
| 明显
| 较明显
| 一般
| 欠缺
|
|
2-4
| 科技教育活动是否明确、具体
| 明确
| 较明确
| 一般
| 不明确
|
|
2-5
| 科技教育项目计划实施的风险
| 小
| 一般
| 较大
| 大
|
|
1-3
0.45
项目现有科技教育能力基础
| 3-1
| 是否与学校对接,已有科技教育工作的经验与能力
| 丰富
| 较丰富
| 一般
| 欠缺
|
|
3-2
| 科技教育成果的积累
| 完善
| 一般
| 欠缺
| 不具备
|
|
3-3
| 科技教育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完善
| 一般
| 欠缺
| 不具备
|
|
3-4
| 项目负责人科技教育工作水平及组织协调能力
| 强
| 较强
| 一般
| 较弱
|
|
3-5
| 项目组成人员队伍结构状况
| 强
| 较强
| 一般
| 较弱
|
|
1-4
0.15
计划与经费预算
| 4-1
| 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状况
| 好
| 较好
| 一般
| 很少
|
|
4-2
| 项目整合其他科技资源的能力
| 强
| 较强
| 一般
| 较弱
|
|
4-3
| 项目经费预算及支出安排状况
| 好
| 较好
| 一般
| 很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