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端正省级竞赛的赛风赛纪。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茁壮成长的重要措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训练单位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进一步加强业余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体育兴趣和争当世界冠军的远大抱负。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使运动员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
端正省级竞赛的赛风赛纪。体育行政部门要与当地公安部门、教育部门密切合作,严厉打击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不正之风;要制定必要的工作规范,制定严格的防范和处罚措施;要坚持“三严”方针,严禁使用兴奋剂,净化青少年比赛环境,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使青少年竞赛真正为训练服务、为出高水平后备人才服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切实承担起净化赛风赛纪的责任。
(六)加强后备人才的管理,改革人才选拔办法。
加强后备人才的管理力度。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业余运动员分级、分类注册管理和资格审查及骨龄测试;要进一步完善《江苏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鼓励人才规范、合理、有序地流动,实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制定《江苏省运动员的入队选材标准》,净化输送渠道,建立淘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我省运动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的组队办法》,保证重点项目及重点优秀苗子参赛锻炼机会。
扩大业余运动员的对外交流。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青少年队伍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各项比赛。选派个别项目的重点优秀苗子到国外训练,要有计划地聘请高水平教练来我省执教。加强与外省市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做好与外省市优秀运动人才的联合培养工作;创造条件与有关省市合作,建立江苏在外地的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制定省内后备人才交流培养办法,允许教练队伍强、训练条件好、训练经费有保障的国家和省级后备力量培养基地面向全省选材。
改革人才选拔办法。研究制定我省优秀后备人才集训的具体管理办法,通过完善集训和选拔制度,引进竞争机制,增加选拔人才的透明度,坚决制止在运动员选招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把好运动员入队关。
(七)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业余教练员的训练水平。
教练员培训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形成制度。要认真贯彻实施《江苏省“人才强体”战略实施意见》,大力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强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按照培养、发展、提高三种类型,制定实施继续教育计划,严格考核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业余教练员的培养工作。每年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练员进行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选送少量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练员出国进修、学习。要开展全省十佳教练员评选工作,对在后备力量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练员进行表彰奖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训练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教练员培养计划,提高业余教练员的科学训练能力和水平。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