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重大民生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成果惠民应用。(编号:0703)
支持医疗卫生、城市交通、绿色环保、智能社区、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管理,以及食品安全、农业科技、公共安全、低碳城市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支持智慧城市示范应用、无线城市建设应用、信息安全、政府网上服务等信息化惠民项目。
二、资助方式
项目申报后,我局组织专家筛选确定项目,由企业在留交会展场及网站上公布,公开征集留学人员进行合作,进行科技攻关难题招贤;留学人员应标后,企业确定项目合作者并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难题解决方案,提交科技项目申报书,申请政府立项资助;科技攻关项目难题招贤的经费以企业自筹为主,项目立项后由我局资助部分项目经费,资助的资金不超过新增研发总经费的30%,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额为100万元。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的合作方必须为留学人员或留学人员团队(指以带头人为核心,由同一公司、机构或有紧密关系的团体人员组成,依托一定平台和项目,进行持续研发创新的人才群体,并担当过明确的目标任务),在国(境)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或在国内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后,到国(境)外进修或作为访问学者工作两年以上的,并在项目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留学人员。
(二)留学人员或团队留在国外工作,但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国内工作时间,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已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回国时间不超过3年(以国内劳动合同签订时间或国内公司创办时间为准及至本指南发布时间)。
(三)需提供留学人员或团队的学历、工作、学术、科研及专利等方面的简介及证明材料。
(四)企业与留学人员必须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技术合作方式、知识产权归属、投入与报酬、收益分配等,并与留学人员约定完善的项目开发管理制度,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申报材料
(一)网上填写《企业科技攻关项目难题招贤申报书》。
(二)申报材料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2.企业资质证明材料,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企业证书等有关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3.多个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应提供相应的合作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技术合作方式、产权归属、投入比例、收益分配等(其中一份原件);
4.申报单位或参加单位有自筹资金的项目,须提供自筹资金承诺函(其中一份原件);
5.企业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6.科技查新报告;
7.留学人员或团队的学历、工作、学术、科研及专利等方面的简介及证明材料,企业与留学人员签订的合作协议,项目可行性报告等;
8.其他应提供的材料。
五、申报流程
(一)网上申报
1.按照《申报说明》的申报程序和截止时间。请各有关单位按照申报指南要求,认真组织好项目申报工作。
2.各项目组织单位应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控制申报项目质量,加具意见并盖章,集中送至指定的受理点。申报材料需全部加盖公章(至少一份原件)。
(二)项目受理后,由我局组织专家对符合基本条件的申请进行筛选,确定征集科技攻关项目难题。
(三)在留交会上和网上公开发布科技攻关项目难题招贤的信息。
(四)企业与留学人员洽谈合作项目事宜,请留学人员提供解决方案,补充完善企业科技攻关难题招贤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后,申请立项的受理时间是2013年4月8日至12日。
(五)由我局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需留学人员现场答辩),我局将根据评估结果择优立项,与企业签订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
六、注意事项
(一)企业科技攻关项目难题招贤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二)难题招贤项目所发生的知识产权除另有约定外,归出资的企业所有。
(三)难题招贤项目纳入市科技计划项目。
七、联系方式
联系处室:交流合作处
联系人:肖昌灌、何宇华
联系电话:83124196、83124197;传真:81306851
电子邮箱:gzstec@126.com
材料接收单位:广州市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六路232号越秀新都会大厦东座8楼8A08室
邮政编码:510180
联系人:黄振林
联系电话:81307221
附件8
2013年对外科技合作专项申报指南
2013年对外科技合作专项将以国际视野谋划推动广州自主创新,充分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创新资源,大力提升广州科技国际化水平,鼓励引导企业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主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对外科技合作成为我市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建设。
一、申报内容
对外科技合作专项分两大类,包括合作研发类、国际科技服务平台类。
专题一、合作研发类项目。(编号:0801)
1.重点开展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港澳台等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促进先进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在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装备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吸引先进成果落户广州。积极开拓与以色列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支持与广州市友好城市之间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
2.鼓励引进及联合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及合作,促进我市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
3.支持针对气候变化、能源环保、粮食安全、重大疾病防控等全球性热点问题所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