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造林机制,增强绿化造林的活力。按照“谁造谁有”的原则,林业部门要及时为造林主体落实林木权属,进一步优化政策,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多元化的造林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林权所有者依法确权发证,规范和引导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林权抵押贷款等,对林农和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利用现有林木、花卉、森林旅游等资源优势,以绿招商、以绿融资,吸引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开发建设,增强林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林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壮大化龙头企业,抓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并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林农走向联合,增强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能力,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增收惠民。
(四)推进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围绕建设现代林业,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继续保持适度造林绿化速度和规模、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将提高森林质量摆上重要日程,加快疏林地、无立木林地、非经济林灌木林地和其他低产低效林的更新改造步伐。要抓住国家开展森林补贴试点的财政政策,着眼于林业发展的长远需求,提前谋划,把新造林与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把实施重点工程造林与面上一般造林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森林抚育,加快促进林分高质量增长,增强林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林分产出率和林地生产力。
(五)强化督查考核,提高绿化造林实效。在绿化造林季节,市及各县区都要成立绿化造林督查组,开展绿化造林督查工作,并对营造林进度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继续实行绿化造林工作的绿化责任状和百分考核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绿化造林工作的将给予通报表彰,并优先安排上报林业工作项目,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附件:
连云港市2012年营造林生产指导性计划任务表
单位:万亩、个、万株
县(市、区)别
| 造林面积
| 村庄绿化示范村
| 森林抚育面积
| 农田林网控制面积
| 四旁植树
| 林下复合经营
| 林业生态旅游点
| 苗木花卉面积
|
确保指标
| 力争指标
| 合计
| 新建
| 更新及完善
| 小计
| 其中花卉面积
|
计
| 其中:成片造林
| 计
| 其中:成片造林
|
全市合计
| 13.00
| 8.00
| 16.04
| 10.86
| 80
| 10
| 60
| 15
| 45
| 1550
| 5.25
| 5
| 3.6
| 1.6
|
赣榆县
| 2.80
| 1.50
| 3.38
| 2.04
| 15
| 1.6
| 14
| 4
| 10
| 400
| 1.3
| 1
| 0.75
| 0.3
|
东海县
| 3.70
| 2.26
| 4.56
| 3.06
| 15
| 2.2
| 18
| 3
| 15
| 450
| 1.3
| 1
| 0.95
| 0.7
|
灌云县
| 2.80
| 1.70
| 3.48
| 2.31
| 15
| 2.5
| 16
| 5
| 11
| 350
| 1.2
| 1
| 0.75
| 0.3
|
灌南县
| 2.15
| 1.14
| 2.54
| 1.54
| 12
| 1
| 8
| 2
| 6
| 300
| 1.1
| 1
| 0.65
| 0.05
|
新浦区
| 0.35
| 0.31
| 0.45
| 0.42
| 5
| 0.2
| 1.2
|
| 1.2
| 9
| 0.1
|
| 0.24
| 0.19
|
海州区
| 0.35
| 0.31
| 0.48
| 0.42
| 6
| 0.5
| 1.3
|
| 1.3
| 16
| 0.1
|
| 0.15
| 0.04
|
连云区
| 0.22
| 0.19
| 0.29
| 0.26
| 2
| 0.9
|
|
|
| 10
| 0.05
|
| 0.02
|
|
开发区
| 0.12
| 0.11
| 0.16
| 0.15
| 2
| 0.1
|
|
|
| 3
| 0.04
|
| 0.02
|
|
云台山风景区
| 0.16
| 0.15
| 0.23
| 0.21
| 5
| 0.7
| 0.2
|
| 0.2
| 7
| 0.05
| 1
| 0.02
| 0.02
|
徐圩新区
| 0.35
| 0.33
| 0.47
| 0.45
| 3
| 0.3
| 1.3
| 1
| 0.3
| 5
| 0.01
|
| 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