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规划,讲求效益。各市县要认真总结近几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制定好本市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要重点突出社会关注的效益好、见效快的“民生水利”项目。有条件的市县要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排涝工程,不断提高农业抗旱和减灾能力。
(二)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各市县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创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支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田水利建设。要建立起中央、地方和农户投资投劳相结合的有效投入机制。同时,要利用好有关政策,合理有效地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土地复垦等各种涉农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三)建立机制,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再掀冬春水利建设新高潮,关键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是开展冬修水利大会阵,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带动;二是通过市县和乡镇机关下村帮扶联系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深入村宣传发动,引导受益群众;三是创新受益群众引导机制,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引导和组织农民筹资投劳,调动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四)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各市县加强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搞好规划设计;强化建设管理,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加强施工指导,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程完工后,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验收。
(五)成立协会,强化管护。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已实施节水改造的灌区项目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所在村镇,都应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灌溉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到民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农村发展改革的大事来抓,切实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今冬明春农村工作重点。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领导共同抓。省水务厅将厅领导和各处室分片包干联系到市县,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面完成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