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风险沟通。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快速应对联动机制,制定专门制度和措施,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外发布新闻消息,要按照“及时回应、避免发酵;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求实为本、依法处置;分级响应、有效应对”的原则,统一口径,确定专人对外发布。已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单位,原则上由新闻发言人一个口径统一对外。组织卫生系统自己的声音言论,同部署、同落实,形成“一地事发、系统响应”的正面舆论强势。
11、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宣传,把群众利益安排讲明白,把现实困难讲清楚,把解决问题的前景讲充分,使社会和人民群众建立合理预期。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看待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12、进一步加强客观传播。开展“体验式、理解式、互动式”宣传报道。用体验、说明、记录等形式“白描”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生活压力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广大患者、市民的共鸣和理解。
13、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统筹协调新闻媒体与医疗卫生行业两种健康教育资源,打造一批“解放健康讲坛”等的健康教育宣传品牌。进一步发挥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的健康宣教作用,协调推进市健康教育所与市级医院联合开展健康教育模式。要善于创新卫生健康知识传播形式,有计划地挖掘和树立一批卫生科普专家队伍,鼓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通过开设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三、进一步提升卫生新闻宣传能力
14、不断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新闻宣传部门要发挥好卫生系统内部与媒体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系统内部,协调上下级新闻宣传部门和本单位不同职能部门积极提供新闻线索、素材,市卫生局机关各处室要支持配合新闻宣传处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各处室要设定专门新闻宣传联络员,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在系统外部,协调组织新闻媒体,策划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新闻宣传活动,同时积极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支持,把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纳入整体宣传部署中。
15、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建立健全与媒体沟通的工作机制,增强与媒体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增强服务意识,尽可能为媒体提供及时、便捷、周到的服务,积极配合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建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协作关系。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对舆论监督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弄清事实,及时处理,正确引导。增强新闻策划意识,结合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特点,建立健全策划机制,提升策划能力。注意改进文风,增强新闻信息的亲和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