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满足不同潜质和志趣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普通高中因地制宜开设职业教育课程,鼓励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资源共享。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一)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各职业院校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依托部门和行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等各项培训。办好通化市技师学院和通化市职业技术学院,加快我市高技工人才的培养,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水平。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加强监督指导,力求办出特色。
  (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各地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指导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优化资源,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专业布局和梯次结构。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行业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
  严格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从事相关职业的劳动力进行岗前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
  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制度。鼓励和引导各职业院校依托重点专业,创办产业和企业,力争使重点专业实现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鼓励企业、行业参与兴办职业教育,通过成立企业工作室、企业车间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学校互惠共赢。
  促进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标准融通,职业院校教育考核标准与职业鉴定标准衔接,建立并完善技能竞赛制度。
  (三)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确保市职教园区二期和三期工程完工,县(市)职教园区各项工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双师型”教师培训、认定和管理工作,建立省、市“双师型”教师数据库,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并不断提高待遇。
  大力推进德育工作。抓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用正确的人才观创新学校的德育观念、机制、内容、方法和途径。
  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各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做好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工作,并广泛开展联合办学,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
  以精品专业建设为重点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精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质量和效益。实行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优先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改革。
  (五)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强特色校和示范校建设。鼓励全市职业院校建名校、育名师、树名人,积极创建优质特色校和改革发展示范校。
  对职业学校在硬件建设、内涵建设、招生就业、教师编制、扶困助学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按市场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待遇。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建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衔接机制,在招生、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探索新模式。
  (六)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人为本,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和终身学习理念。拓展培训范围,创新教育手段和载体,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层次。重点搞好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七、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争取组建通化市职业技术学院。对现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市卫校、通化师范学院分院和海龙分校等学校进行整合,组建新的通化市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通化师范学院发展。配合通化师范学院创办通化大学,建立通化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并支持通化师范学院在市直学校建立实习科研基地。继续深化和扩大与通化师范学院的联合办学,进一步完善我市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增强通化师范学院办学实力,提高其社会知名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