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通市政发[2011]22号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驻通国省属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兴业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通化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振兴、人民满意。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教育改革步伐,加快解决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落实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强化教育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服务功能,切实满足通化振兴崛起的实际需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和出发点,千方百计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市行列。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到2015年,幼儿在园人数达到4.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9万人,巩固率达到9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中职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万人,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0.6万人。到2020年,幼儿在园人数达到4.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8万人,巩固率达到99%;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达到3.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中职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9万人,高职在校生人数达到0.8万人。
教育公平惠及全民。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扶持薄弱学校发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优质资源总量扩大,教育现代化水平普遍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国内外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逐步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健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明显提升,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
教育体制机制更具活力。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开放不断扩大,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形成具有通化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