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和重视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法定职权行使权力,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与问题能力。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四)健全落实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对拟任市政府工作部门和辖市(区)政府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结果作为任职的重要依据。对拟从事行政执法、政府法制等工作的人员,要组织专门的法律知识考试。
(五)建立健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订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计划,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和专题法制讲座每年安排不少于2次,组织学习
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行政学院和公务员培训机构举办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班,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和常态轮训工作机制,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培训考试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职的依据之一。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继续强化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着力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政府的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社区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职能。打造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社会公众反映的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单位职能范围内的咨询、意见、建议、求助、投诉和举报等非紧急事项,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
(七)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实行行政审批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统一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促进机关服务提速提效。加快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程,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任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推行“一站式”服务。
(八)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机制,重点抓好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和答复工作。进一步做好以教育、医疗、公交、公用等公共事业领域为重点的办事项目公开和有关信息充分告知工作。加强政府与市民的网上互动,继续做好市长信箱、市长与网民、网络发言人平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