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6.3 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储备等。
6.4 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7 基层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主要针对各地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各行业突发事件特点,选择某一类或几类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实战演练。重点是动员社会公众、企业员工、在校学生和志愿者参与,协调所在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消防、医疗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合演练实施。尽可能减少参与演练单位,简化演练程序,突出实用、管用和公众参与。使基层组织通过演练掌握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方式,特别是先期处置的方法,提高公众危机意识、自救互救技能、配合公救能力、逃生避险效率。
7.1 农村应急演练
重点组织以应对台风、洪涝、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火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安全生产事故,以及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使基层领导熟练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和动员村民进行抢险救灾,明确各类信息员事发后第一时间报送信息的方法和要求,教育和培训村民掌握点对点的避险场所、熟知避险逃生路线、熟悉预警信号、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7.2 社区应急演练
社区是一个全社会的场所,人员密集、建筑物林立、基础设施众多,各种类别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发生,而社区本身没有太多的快速救援能力,基本上需要依靠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支援。因此,社区的应急演练内容重点是及时发现灾情,快速报送信息,准确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社区公众开展自救互救,在外部支援的应急援救力量到达现场时,引导、协助公救。社区演练活动主要是动员社区公众积极参与,与社区内相关应急力量建立联动机制,提高社区安全防范意识,使社区公众掌握避险逃生技能和进行先期处置的方法。
7.3 企业应急演练
通过分析企业危险源、风险区域的安全生产情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为内容组织应急演练。易发生事故的企业要经常性组织不同形式的演练,特别是危化、运输、易燃易爆等企业要常训常练。重点演练事故处置的程序、方法、手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措施,应急救援队伍技能等等。通过演练,能够使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熟知本企业、本岗位危险源的管控状况,掌握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和处置方法,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等各项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