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加快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工作的意见

  (三)推广绿色出行和绿色建筑。建设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体系,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设计步行、自行车与公交出行系统。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及站场配套工程,完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鼓励绿色出行。引进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开展建筑及社区节能改造,鼓励低碳居住消费模式。开展社区生态化改造工程,推广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居民选用环保建材和节能电器。结合村庄改造,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适用节能技术。
  六、建设绿色理念宣传教育体系
  (一)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行政机关生态文明水平。编发《中山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领导干部读本》,在政府机关各网站设置生态文明建设栏目,及时公开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听取公众意见。举办生态文明大型宣传活动,完善公共传媒宣传方式,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法制意识。开发网络传媒宣传体系,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广泛参与性,扩大生态文明宣传范围。建设生态文明宣教基地,开展中山生态文明成果巡回展览,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示范,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建立生态文明全民教育机制。创新各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展中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教育。开展党政机关生态文明教育,创建生态文明机关。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培训,增强市民的自我学习。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培训,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企业文化。加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引导树立注重生态效益的发展观、政绩观。加强对农村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三)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尽的义务和拥有的权利。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深化绿色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绿色创建与持续改进工程,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环境质量责任意识。积极开展城乡绿色细胞创建,落实村级“以奖代补”政策,加大市财政对生态村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七、建设绿色行政体系
  (一)推进绿色政府建设。政府机构带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指导政府决策。在思想上强化绿色意识,树立政府自身的“绿化”观念。在政府内部强化生态文明宣传,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培训,提高政府决策者和工作人员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定期在各政府部门内部举办生态文明学习活动,举行实地的生态文明参观、学习和实践,编制、印刷和派发生态文明宣传读本或刊物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推进政府机关绿色化,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采购率2015年达到70%,2020年达到80%。推广无纸化办公,实现办公资源与能源节约。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