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发展改革委2011年安阳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5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建立省级以上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升产品质量,使集聚区标准化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6创新型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进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设,每个集聚区新增2家以上国家或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5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使集聚区创新能力达到国家级高新区水平。
  7对外开放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谋划包装招商题材,加强与国外优势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区中园”建设,力争每个集聚区引进2个以上国外优势企业和1个以上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使集聚区利用外资规模和出口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8新型工业化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承接沿海产业链式集群式转移,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每个集聚区新引进3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和10家以上关联配套企业,使集聚区发展水平达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标准。
  9农业产业化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引进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和品牌,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和水平,加强配套原料基地和市场网络建设,力争每个集聚区新引进3家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集聚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10文化产业示范集聚区。重点推动与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合作,加快发展创意设计、广告策划、动漫和游戏、新媒体服务、现代印刷等新兴文化产业,使集聚区文化产业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和专项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年度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推进措施。市产业集聚区联席办要定期督促检查,按季对市有关部门和各集聚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年底对有关部门服务产业集聚区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开展专家巡回指导活动,举办集聚区专项培训班,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创新发展经验,分析查找突出问题,提升集聚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深化完善规划体系。各县(市、区)要按照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及景观系统等专项规划以及组团设计。需进行规划调整的产业集聚区要科学制定调整方案,并积极向省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部门汇报衔接,按照“三规合一”的原则完善规划材料,上报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核。
  (三)强化考核激励。尽快完善集聚区和专业园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市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进行季度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评价。对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的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给予奖励,对发展缓慢、排名靠后的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给予通报批评,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与市财政奖励资金、建设用地指标、环境容量指标和管委会级别待遇等挂钩。
  (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工作责任,建立完善第一责任人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创新集聚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集聚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管理权限和人员编制。根据实际情况,各县(市、区)可采取委托管理和必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等方式,实现产业集聚区与行政区划管理套合,妥善解决集聚区与所在乡镇政府职能交叉问题。
  (五)落实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出台的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关政策,凡省、市明确规定下放一级和简化手续的审批事项必须落实到位,坚决纠正要求项目多头报备、多头审核等政策棚架问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凡落实不力的,对相关责任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