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
审计法治化建设。坚持依法审计,贯彻落实
审计法、
审计法实施条例、
国家审计准则,健全审计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各项操作规程,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完善审计制度体系,结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落实
国家审计准则的操作办法;推动建立《湖州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办法》;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操作办法;修订审计项目复核审理办法、审计复议办法。加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审计法律宣传,提高审计法律宣传的实际效果。探索研究审计项目分类管理机制,重点研究出台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地方金融机构审计、环境资源审计等操作规程。大力推进审计项目审理工作,落实相应机构和人员,加强审计项目审理,完善现场审核、部门复核、审理机构审理的三级内控机制,市县分三年全部实施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市局本级至少有2名从事项目审理的人员。建立健全问题导向型考评检查机制,不断完善审计机关业务质量检查办法、审计项目评优办法,组织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和项目评优工作。
(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深入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探索数字化审计模式,建立电子审计体系,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金审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完成金审二期工程建设,启动金审三期工程建设。重点完善AO、OA系统,完成国产化示范项目建设,部署大项目管理系统和即时通讯系统。抓好审计数据中心和审计数据交换中心平台部署及应用,提高审计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五个转变”,重点探索实践数据式审计、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开展行业审计方法体系建设,探索行业审计评价体系,集成和提升计算机审计成果水平,加快传统手工审计向利用计算机审计转型。大力推进审计管理数字化进程,积极探索和创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探索建设审计质量监管系统,建立与现代审计相适应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大力推进网络建设和应用,继续加强审计内网、审计专网、因特网接入网和移动办公接入系统建设与应用,加强审计网络互联互通应用。大力推进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依托示范项目部署综合安全监控系统,依托金审二期工程部署审计关键业务数据异地备份等安全保障系统,建立审计人员安全保密责任制。大力推进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金审工程应用平台、信息系统、网络运行的正常运行和突发事件的迅速处理,提高金审工程成果推广应用和共建共享水平。
(四)加强审计理论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思路,大力推进审计理论创新,促进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审计科研“智库”作用。按照“网络大拓展、研究大合力、资源大融合、成果大应用”的要求,围绕新形势下审计实践面临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审计应用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审计方式方法。重视审计学会建设,规范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审计理论研讨、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