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目标。把维护法治、改善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监督促进政府责任落实、服务保障发展方式转变、转型促使审计价值提升”的要求,以审计效能最大化为根本目的,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着力在六大方面取得新进展:
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取得新进展。围绕“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在全部政府性资金审细审实审出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府资产审计力度,建立完善以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为主线的财政审计大格局,促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经济责任审计取得新进展。以权力问责取得突破为着力点,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体系和分类操作规程,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防范、监督、护法、惩治和服务五大功能,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操作行为规范化”。“十二五”期末,全市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中审计率达到70%。
绩效审计取得新进展。围绕真实、合法和效益并以效益审计为主的国家审计发展方向,加大绩效审计力度,积极探索问效方法,在预算资金使用绩效、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绩效、重要政策决策实施绩效、重大体制机制执行绩效、重要国有资产(资源)营运绩效等方面的审计评价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争取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成果运用机制。
跟踪审计取得新进展。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重大政策执行和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力度,积极创新审计跟踪方式和技术,建立科学的跟踪审计操作规范、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机制,推进审计关口前移,加快实现审计监督由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预防转变。
计算机审计取得新进展。坚持用数字化带动信息化,用信息化推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继续推进计算机审计“五个转变”,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深化行业审计数据规划、行业审计数据库、行业审计方法体系建设及应用,探索“总体分析、锁定重点、分散核查、精确延伸、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法,构建“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数字审计模式,在以审计实施信息化和审计管理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电子审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审计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贯彻落实
国家审计准则,重点在审计资源、项目成本、审计计划、审计质量、审计成果、审计公开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形成一套适应湖州审计发展要求的科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审计文化、审计人才和干部队伍、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的研究与建设,推动
审计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