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水
青海海泰煤业有限公司铁迈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该矿井地面用水量约680立方米,井下用水量约392立方米,若扣除矿井水复用水量597立方米/天,需要从水源地取水475立方米/天,经计算矿井实际吨煤用水量指标约0.52立方米/吨。
矿井正常涌水量预计1920立方米/天,防火灌浆析出水量估计41立方米/天,防尘洒水析出水量估计117.6立方米/天,上述三项共2078.6立方米/天,水量处理后自流至室外回用水池,分别供给井下消防洒水、制浆站用水。
审查意见
本章节较为详细的描述了矿井生产及辅助工程的节电、节煤、用水指标分析和节水措施,从设备、建筑材料、总平面图布置等,均满足节能要求,达到降低成本、节能降耗的目的。
问题和建议
本章对于全文每一章节的节能、节水部分论述过于细致、繁琐,建议突出主要节能、节水的重点设施及措施。
九、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矿区碳酸盐高山草甸土分布在高山地区,坡度较陡、土层浅薄,有坚硬的草皮层,土壤透水性差,母质为花岗岩及花岗斑岩风化的坡积物,草甸沼泽土为隐域性土壤,草根层比较发育,草皮层以下为冲洪积构成的碎石类土和角砾。
矿区所在地门源县大面积的中山和高山地区是草场和森林,中山区植被较好,高山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植被较差,全县可分为草原、森林、灌丛、草甸和寒漠等六个植被类型区,矿区周围种植青稞、白菜型小油菜等作物,路旁、地头栽植胡杨树,海拔较高的地方主要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优势种有矮篙草、小篙草和苔草等,植被覆盖度为70%-80%。
审查意见
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客观全面,采用的环境保护依据全面、准确,保护措施比较可行、有效,基本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审查意见
矿井危险危害因素辨识较全面、准确,防治措施基本可行,基本达到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十一、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矿井实行矿长负责制,设置有行政、党务、生产、基建、安全、后勤服务等机构。
(二)人力资源配置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年工作日330天,根据煤炭行业的有关规定,按矿井实际生产岗位配备,估算出矿井全员工效为3.05吨/工。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全矿在籍人员为445人,设计按生产岗位排列劳动定员,原煤生产人员370人,其中井下工人252人,地面工人118人,管理人员27人,服务人员24人,其他人员15人。
审查意见
组织机构适宜,职能明确,生产人员按岗位排列定员较合理,管理、辅助人员的定员和各类人员在籍系数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十二、建设工期
参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和《矿井建设工期定额》中的井巷工程成巷指标,结合施工能力和提高矿井建设经济效益,岩石巷道、煤层巷道等掘进进度指标确定如下为井筒(斜巷)150米/月(原有巷道刷大),岩石(平巷)120米/月,煤巷(普掘)120米/月,硐室500立方米/月
根据井巷工程施工进度排队,矿井建设工期为11个月,其中包括联合试运转时间1个月。
审查意见
由于矿井已有设施比较完善,矿井属于改扩建,矿井建设不需要前期施工准备,直接进入改扩建工程,设计对矿井建设工期计算合理,符合矿井实际情况。
十三、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可研报告》确定的工程总资金为15999.3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65.02万元,工程预备费1038.51万元,静态投资14695.77万元,静态吨煤投资为489.77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