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源条件
距煤矿西北方向约10公里处有一座青石嘴35千伏变电所,该变电所目前正在改扩建当中,改扩建后的变电所主变容量为2×315千伏安,变电所的两回电源线路分别引自浩门110千伏变电所和默勒35千伏变电所,可满足本矿的双回电源的供电需求。煤矿已有一回10千伏电源线路,引自青石嘴35千伏变电所,本矿10千伏变电所采用线路变压器组的供电方式,所内仅有一台315千伏安的变压器。煤矿已有的电源线路和变电所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对矿井电源的要求。
3、水源条件
矿区内的地表水有磨扇沟河和煤窑沟河。磨扇沟河发源于南部的大板山主峰,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经矿区南部向北汇入大通河,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在夏季和雨季水量大,在冬季冻结。煤窑沟河源于距矿区西部约2公里的煤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经矿区含煤区后汇入磨扇沟河,补给来源为三叠系含水层的排泄和大气降水,在夏季和雨季水量大,在冬季冻结。经以往观测,煤窑沟河最大流量为0.566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24立方米/秒,平均流量为0.167立方米/秒。
矿区内的三叠系泉水也是旱季煤窑沟河水的主要来源,煤矿目前的生产生活用水皆引自位于矿区内煤窑沟河上游的三叠系泉水。
4、通讯
本矿位于青石嘴镇东南侧约8公里处,目前当地移动及有线通讯网络已覆盖煤矿所在地,通讯条件良好。
5、建筑材料
钢筋、水泥、砖、木材等可由大通县城购买,砂、石材料可就地取材。
(二)矿井建设资源条件
井田含煤岩系为中侏罗统窑街组下段,共含煤两层(组),分别编号为上煤层和下煤层,两层煤间距4~20米,煤层总厚度0.5~23米,平均11米左右,可采厚度6~21米。含煤地层总厚108.11米,含煤系数为10%。
井田内所含两层煤均达可采,其中上煤层局部可采,下煤层全区可采,为主采煤层。上煤层结构较简单,属不稳定煤层。根据矿井开采现状,上组煤已开采完毕,不具开采条件。下煤层结构较复杂,属较稳定煤层。
审查意见
1、《报告》的编制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要求,对矿区交通位置、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气象、地震等进行了评述,符合矿区实际,矿区规划和开发现状符合实际。
2、设计单位对地质报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评价,认为地质报告基本符合深度要求。地质报告客观评价了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对煤层赋存情况和控制程度进行了评述,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3、本矿区为已开发矿区,运输条件、水源条件、电力、通讯、建筑材料供给等满足建设要求。
问题和建议
1、《报告》对矿山开发现状的表述简单,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
2、矿区内电源达不到矿井建设条件,水源引自矿区附近沟谷的泉水,应说明泉水流量等是否满足矿井生产生活的需求。建议补充电源和水源条件的结论性意见。
3、建议补充地质报告的评价和结论性意见。
三、市场需求
(一)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本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北地区,煤炭缺口较大,区内煤炭主要销路有大通电厂及周边乡镇的企事业单位和民用。项目处于缺煤的高原寒冷地区,煤炭自供能力不足,长期靠外地调用,仅本县冬季采暖锅炉及民用煤炭年需求约60万吨左右。
(二)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本矿的煤层属长焰煤类,煤炭产品主要用于动力燃料。本项目产品定位于县城附近的大通火电厂、县城采暖锅炉及周边乡镇的企事业单位及民用。
(三)市场风险
项目处于缺煤地区,项目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项目建成投产后,本项目的煤炭产品在销售方面没有后顾之忧,其收益大于风险。
审查意见
项目对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价格现状与预测及市场风险进行了评述,基本满足可研报告深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