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四、完善省域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加强湖州、嘉兴、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省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走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构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
  (一)湖州市。湖州是连接长三角城市群南北两翼、通达沪宁杭的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十二五”时期,湖州要充分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全方位接轨上海、南京、杭州等大都市,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以吴兴东部新城、南浔新城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为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加快长兴、德清、安吉中等城市建设,促进长兴县城与湖州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支持德清、安吉积极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以南太湖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积极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大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德清生物医药、长兴蓄电池、安吉椅业、吴兴金属材料、南浔木地板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
  (二)嘉兴市。嘉兴是浙江接轨上海、竞合苏南的前沿城市。“十二五”时期,嘉兴要充分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与其他县市城市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经济,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提高中心城区的龙头地位。加快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中等城市以及滨海新城建设,加快构建市域副中心。围绕建设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协调推进主副中心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域一体化。支持海宁、桐乡积极接轨杭州,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以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等为主要载体,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化纤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三)绍兴市。绍兴毗邻杭州与宁波两大都市区,是杭州湾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十二五”时期,绍兴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统筹越城片区、柯桥片区、袍江片区和镜湖新区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集聚、辐射、服务、创新和枢纽功能,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和带动力,建成体现紧密型片区格局、具有综合性城市功能、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加快诸暨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上虞与中心城区、嵊州与新昌融合发展。依托滨海产业集聚区等重大载体,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发展纺织、机械、化工、黄酒、珠宝首饰、建筑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衢州市。衢州位于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是连接长三角、海峡西岸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十二五”时期,衢州要充分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县市城市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中心城区要突出商贸、会展、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居住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拉开框架、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在市域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加快龙游、江山中等城市建设,着力优化常山、开化城市功能,完善中心城市与县市城市快速交通网络,提高市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强与金华—义乌都市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实现互促共进、共同发展。依托衢州省级产业集聚区等重大载体,着力打造以氟硅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光伏为重点的新能源制造基地、以空气动力机械为重点的先进装
  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特色示范基地,推动金属制品、特种纸、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四大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五)舟山市。舟山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海港海岛城市,是长三角构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城市。“十二五”时期,舟山要充分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和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加强由跨海大桥连接的舟山本岛和金塘、册子、朱家尖、长峙、岙山等岛屿建设,做大做强群岛型城市核心区。以岱山、嵊泗两县诸岛为北翼,形成“北接上海、南连本岛”的发展格局;以舟山本岛南部诸岛为南翼,形成“北连本岛、西接宁波”的发展格局。加强海岛开发与保护,加快形成多层次的群岛立体开发新格局。大力推进与宁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入宁波都市经济圈。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加快舟山港域港口开发建设,完善港航服务体系,把舟山打造成世界著名的国际性枢纽港和国际物流岛。依托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等重大载体,构筑综合性海洋开发大平台。加快船舶、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临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开发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国际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和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努力建成全国、全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