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长沙的科教优势和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品牌优势,立足培育、加大引进,突出抓好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把长沙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1、做大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中成药、功能保健品、植物提取物等产品,推进中药保护品种、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积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实现创新药物发展的重大突破,实现制药产业的振兴和提升。
2、大力发展医疗及制药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医疗设备和系统集成,生物医学材料、体外诊断试剂和自动化制药设备等产品,建成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生产研发基地。
3、积极发展生物育种业。突破高产、优质、安全的生物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杂交水稻、油菜、油茶等育种产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蔬菜、园艺、畜牧水产、微生物、花卉苗木等生物育种,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4、积极培育生物农资产业。积极发展具有技术基础和产业前景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生物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农资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
(六)提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突出信息技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作用,提升文化创意品牌,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
1、提升发展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文化旅游、广告会展、文化娱乐等优势产业的高端环节,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光电技术与特色文化的融合,培育创意陶瓷、创意湘绣、创意烟花等产业,推动优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
2、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广电、出版、动漫游戏的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3G商用、手机新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数字媒体产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空间。
3、推进创意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扶持一批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形成较强的工业产品外观造型设计能力,推动工业产品在造型、色彩、材质、功能搭配和装饰物等方面的时尚化设计,提高制造业、轻工业的附加值。
(七)着力壮大信息网络产业
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动信息产业的振兴和提质升级。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