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人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长沙市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动技术和项目的引进,带动创新型团队建设,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2、科技创新型团队建设。以重点创新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强学科带头人体制建设,重点建设能够跟踪国内和国际科技前沿、善于攻克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动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建成一批结构合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支科技创新骨干力量。
3、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我市工程机械、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以提升职业技术能力为重点,依托技工院校、高职院校和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创建100个市级以上示范型职业院校所和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培养10万名各类专业技能人才,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
五、“十二五”长沙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进一步发挥市科技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坚持和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成立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管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善科技发展的会商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促进与国家、省、市直部门及区、县(市)统筹协同。优化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的职能,完善专家咨询、决策听证等科技决策机制,构建“定位清晰、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与咨询机制。
(二)政策保障
加大《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和本市已经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财政支出的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完善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财税、金融等政策,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创新投入,大力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资金。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后补助”制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地方财政配套投入制度、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奖励制度等机制。
(三)人才保障
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政策体系,鼓励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成果、专利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创办中小企业,支持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加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等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建设。加强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科技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提高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水平。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的政策,营造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环境保障
深化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学校、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机关、创新型乡镇(社区)等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工作。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提升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水平。全面实施《长沙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激励、运用、保护、协作等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表彰力度,努力营造“创新发展、创业富民”的城市创新氛围。
(五)实施保障
发挥“十二五”规划对未来五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加强规划与计划的衔接。建立以效率、效益和效果为导向的评估监督、动态调整以及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区、县(市)科技发展的领导,推进区、县(市)科技发展。
附件:
长沙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指南
一、新能源与资源开发科技支撑重大专项
序号
| 项目
名称
| 项 目 概 况
| 预计总投入
(万元)
| 预计新增
销售收入
|
1
| 太阳能光伏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 重点开发:在已突破硅料制备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的晶体硅材料生产基地,满足200MW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原料需求;巩固和发展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生产装备制造生产基地;进行以提升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对关键装备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突破,最终实现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0.5-1个百分点;发展壮大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薄膜、光电能源组件以及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发电设备等产业,形成从硅材料生产和单、多晶硅生产到光伏材料加工设备和太阳能电池项目制造的光伏产业集群。
| 35000
| 800亿元
|
2
| 太阳能光热技术研究
| 重点开发:研发太阳能光热逐日跟踪、集热和聚光技术;培育具备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设计、采购、建设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及太阳能集热区系统集成商;发展逐日跟踪系统、抛物面聚光反射镜、光学镀膜、镀膜设备、真空集热管、波纹管、热交换器、玻璃基板、30万千瓦以下蒸汽轮机组等关键零部件制造。
| 30000
|
3
| 新型储能电池研发与产业化
| 重点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究与产业化;低成本高效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彩色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产业化;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产业化;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过程中污染问题的治理研究;新型高性能储氢合金的研究与产业化;高容量氢氧化镍、超细镍粉和泡沫镍的研究与产业化;低成本工艺的探索与开发;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的研究与产业化;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产业化。
| 30000
|
4
| 生物质能技术
| 重点开发:生物质(垃圾)发电、沼气、污水、污泥、生物柴油。在生活垃圾量集中的区域建设若干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垃圾填埋场建设沼气回收和发电装置;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和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油料作物收集技术,野生油料作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开发技术,再生性的生物柴油清洁制备技术。
| 20000
|
5
| 半导体照明技术
| 重点开发:LED光电显示背光技术、LED照明的散热及发光效率关键技术、LED芯片制造、封装等核心设备制造技术、外延芯片衬底技术;发展户外、室内照明系统集成、光电一体LED照明系统。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