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2、传统产业提升。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大幅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制造水平和成套能力,提升支柱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1)实施汽车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建设整车车身性能验证平台和汽车碰撞实验平台,突破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推动乘用车整车、商用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升产业价值链。
  (2)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智能型工程机械及其关键零部件、轨道交通施工关键设备、高档数控机床、高端节能泵阀、工业微波高温装备关键设备、医疗器械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实现成套装备的智能化和高端化。
  (3)加快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传统产业信息化和再制造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3、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加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应用,加快现代服务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1)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科技重大专项,突破广播电视创意设计、动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动漫产品及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化,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2)推动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外包、三网融合增值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等产业的技术现代化、服务网络化、产业高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
  4、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巩固生物育种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加快农业重大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升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1)实施现代农业与健康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农产品加工、秸杆综合利用、有机肥开发、新型兽药研制、农产品深加工设备制造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升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示范应用。
  (2)继续建设优质稻、生猪、水产、蔬菜、茶叶、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
  (3)继续实施科技助农“直通车”、农村人才培养与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
  (三)民生科技发展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进步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科学素养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促发展,以发展缓解社会各类矛盾。在生态环境、人口健康、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实现100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应用,构建完整的民生科技支撑体系。
  1、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绿色生态住宅、垃圾焚烧发电、余热利用等科技示范工程,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节能改造技术、城市生态修复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重大专项,突破废旧物资高值化利用、生态恢复药剂、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修复等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创建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适应城市需求的资源与环境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2、人口健康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健康科技的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健康科技产业,大范围运用健康科技的研究成果,有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疾病防治、药品安全、基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科技示范、公众健康知识普及、人口安全、全民健身等方面,加大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广力度,全民掌握健康科技知识与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明显提高。
  3、公共管理与安全科技创新。在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减灾防灾等领域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城市规划、智能与绿色交通、食品安全、信息及网络安全、灾害预警及抢险救援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数字长沙”建设水平。加强智能交通应用技术服务平台、食品安全技术服务平台和医疗服务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4、科学技术普及。开展以“创造、研究”为主题的未成年人科普工作,以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为目的的农民科普行动,以掌握科学方法、宏扬科学精神为宗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活动,以实现低碳生活、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市民科普活动。加强湖南省科技馆、国家气候观象台等重点科普场馆和特色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完善社区、乡镇科普设施,建立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市民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工程
  以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为重点,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关键,立足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每年转化50项重大科技成果、500项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1、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继续办好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拓展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推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长沙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发挥好国家专利技术(长沙)展示交易中心、长沙技术产权交易所、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作用,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作交流的渠道和网络。
  2、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优化提升现有的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科技孵化器;依托专业产业园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专业化科技孵化器;鼓励民营企业创办科技孵化器。支持科技孵化器扩大孵化器面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科技加速器,为孵化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技术合作、管理咨询、租赁或定制生产厂房等专业化服务。
  3、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全面建设先进电池材料、生物产业、软件产业、数字媒体、工程机械、服务外包、食品加工等已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培育太阳能光伏、先进复合材料、有色金属深加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积极打造航空航天、文化创意、金鹰卡通等特色产业园区。支持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央企在长沙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4、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建设。设立种子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等专项资金。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业投资和担保、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服务等机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民间资本支持自主创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融资、上市融资、海外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机制,支持科技型拟上市公司的上市工作,抓好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股权代办系统试点工作。推动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城市工作,争取国家和省参股设立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创投基金。
  (五)高端人才创业工程
  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统筹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工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万人以上,其中科技活动人员达8.7万人以上,全市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达3.7万人·年,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