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通知


  张江高科技园区重点发展微电子、软件和生物医药产业。“十五”期间,园区结构规划将体现五大功能分区,包括高科技产业(中试产业)区、科研教育区、技术创新区、科技工业区和生活服务区(包括张江镇居住区),初步建成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的国内一流高科技园区。到2005年,园区将建成技术水平先进的国家(上海)微电子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和主要的软件出口基地之一;建成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基地和主要的中草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同时,园区将努力建设5个各有侧重的综合功能服务组团和1个服务中心区,形成支柱产业鲜明、创新体系健全、市政设施完善、生活服务配套的良好投资创业环境。到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将达400亿元左右。其中,生物医药产值达到60亿元左右,微电子产业250亿元左右,软件产业60亿元左右,其他产业30亿元左右。

  外高桥保税区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产业、微电子产业及其相关的仓储分拨、国际贸易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业。到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出口完成60亿美元左右。

  金桥现代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现代家电、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到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左右。其中,微电子及通讯产业300亿元左右,约占37.5%;轿车及其配套产业280亿元左右,约占35%;生物制药产业40亿元左右,约占5%;现代家电等产业180亿元左右,约占22.5%。

  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以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为目标,重点推动种子种苗工程、工厂化农业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工程、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农业信息技术工程、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效应。到2005年,区内农业产值超过10亿元。

  2、内环线以内信息服务产业区

  这一区域以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为核心,是浦东新区高层次服务业的核心区域,聚集了大批中外金融机构、中外大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国家级要素市场,有着数百栋现代化的办公、商务大厦。“十五”期间,该区域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紧抓宽带网络和先进接入技术发展的良机,以浦东软件园陆家嘴分园的建设为基础,重点开发金融、贸易、要素市场及服务领域的应用软件产品,发展多媒体通信等网络增值服务、电子要素市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网络应用服务,推进信息化浦东的建设。到2005年,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已有的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要达到100亿元左右,约占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5.5%。

  3、外环线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配套辐射地区

  这一区域要结合浦东新区小城镇发展计划,作为“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配套辐射地区,调整镇工业小区布局和乡镇企业产业结构,集中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特色的工业小区,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显著优势,优先发展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电子通讯、现代农业等与开发小区主导产业相配套的产业,与“一江三桥”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左右,约占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8%。

  四、创新与创业环境建设

  我国加入WTO后,浦东新区唯有不断优化创新与创业环境,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人才汇聚浦东,提高浦东新区科技创新创业的整体水平。“十五”期间,浦东新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积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努力营造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壮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群体和以创业人才为主体的创业群体。

  (一) 科技管理与政策

  浦东新区要进一步健全科技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贯彻落实科技政策,建立高效的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规范、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

  1、建立健全科技管理体制。要强化科技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的作用;充实和加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力量;明确各镇和重点小区开发公司要有一名领导主管科技工作,形成有效的科技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充实科技顾问团,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论证、评审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加大科研体制改革力度,加强对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引导和支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2、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要把科技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强化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上来,实现三个转变,即由以实施项目为主,向以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为主转变;由注重招商引资向注重技术转移、创新质量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转变;由产业分散向集中优势,重点引入新兴技术所引发新产业、发展特色产业转变。

  3、完善科技发展政策。要加强对WTO规则的研究,认真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保护性政策,形成规范、公平、透明的政策环境;要进一步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