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妇女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巩固基础教育成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学前教育,实施0-6岁儿童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
--继续贯彻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18至20岁同龄人高校入学率达到40-50%,应届生高校录取率达到80-85%;
--发展特殊教育。基本形成新区特教中心,提高残疾儿童康复及受教育水平,使可以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入园率和入学率达到健全儿童的同等水平,其中残疾儿童的入园率达65%,中轻度智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形成托幼、中小学、职、成、高等教育一体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素质教育体系。
0-18岁少年儿童家长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的教育率不低于9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基地。
2、提高女性文化素质。
--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与男性大体接近,获得各类技术等级证书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
3、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速发展成人教育。
--建立覆盖全区的成人教育网络;
--每年有20万人次的妇女接受各类岗位培训;
--新增女性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4年。
具体措施:
1、依法治教。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逐年提高新区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平均教育经费随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而逐年递增,依法坚持男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2、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师德教育,开展提高学历层次的进修和岗位培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达到大专以上;中等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达到本科水平,部分教师达到研究生水平。建设一支能够承担新世纪教育改革重任的教师队伍。
3、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教育。增强学生的社区意识和社区责任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实践,逐步实现学校面向社区开放的功能。
4、采取积极措施,基本满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5、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管理、指导和研究工作,办好新婚、孕妇和0-18岁少年儿童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