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多渠道服务为重点,协调各方力量,拓展社会职能,提高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各级团组织要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主动协调各方力量,把服务作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主题和方向,多办实事、办好事,以提高青年公认度和社会认可度,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加大就业指导力度。社发局要在16-20周岁社区青少年中开展职业技能、就业资格培训,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延伸作用,利用现有的教育师资、教育基地、职业培训等资源,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文化知识补习、进修和职业技术培训。劳动保障局要在20-25周岁社区青年中开展职业见习、就业信息介绍、就业上岗推介工作;针对无业青年群体,开展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通过社区就业援助员,加大对社区无业青年推荐上岗的力度,并提供职业见习岗位,使他们正式就业前能在职业见习中积累经验,树立信心。各街镇要积极发挥综治工作站、社区市民学校、村民学校等的作用,为无业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挥职业介绍所等机构的作用,为无业青年拓展和提供就业岗位。
(二)加大维权服务力度。政法部门要协同作战,严厉打击侵害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司法局要通过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中心,加大对社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法律援助力度;各级团组织要广泛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积极保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要在全区范围内,依托现有组织和机构,探索建立青少年保护所,为无家可归、离家出走、特殊困难的社区青少年提供暂时或短期的住宿、教育、法律援助等服务。
(三)加大帮困工作力度。社发局要加强对青少年特困群体的关心,切实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和社会帮困措施。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结对助学、扶贫帮困等工作力度,形成浓郁的工作氛围。
(四)加大帮教服务力度。农工委、城工委要依托各街镇,针对社区青少年群体中的刑释、解教、缓刑人员,通过“一助一”、送温暖、就业安置等形式加大服务力度,共同探索走出困境、解决困难的办法,帮助其自食其力,回归社会。
(五)加大心理健康服务力度。社发局要利用学校阵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要发挥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街镇青少年事务工作部(站)作用,对社区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咨询和心理疏导、矫治。要开展老干部和社区青少年交流活动,用优良革命传统来教育、引导社区青少年。
(六)加大成长环境保障服务力度。区综治办、文明办、文广电视局要会同工商行政等职能部门,依据“二法一条例”,清理整顿电子信息产品、音像制品市场,加大对营业性网吧、游戏机房、娱乐场所的查处力度,通过“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等活动,进一步净化公共文化场所和社会文化环境。区妇联要加大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等教育阵地和载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