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坚持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保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服务为先、管在其中”的原则,从社区青少年的现状、特点、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社区青少年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分类指导、分口负责”的原则,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面上启动、点上示范、项目牵引、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形成阶段性成果;坚持区、街镇、居(村)委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关心和支持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原则,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以全面覆盖为基础,增强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开展普查调研,实现工作对象的全覆盖。要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底数,明确情况;在此基础上汇总数据、分析情况,形成调研报告;街镇、居(村)委开展建档立卡和信息采集工作,做到“一人一卡”;在工作中形成动态性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和数据;从源头抓起,把好关口,社发局要对在校大龄学生的劝退和开除问题实施归口管理,严格控制中学生流失和辍学。
(二)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工作队伍(组织)的全覆盖。建立健全居(村)委团组织,配齐配强团干部;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社发局社会工作者协会加强队伍培训;积极招募一支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志愿者队伍;建立一支由老教师、老干部等各类社会热心人士组成的队伍,共同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工作。
(三)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工作阵地的全覆盖。在街镇、居(村)委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部(站),居(村)委青少年事务工作站与综治工作站合署办公,配备或聘用1-2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依托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家长学校建立培训基地;每个街镇原则上要建立一个青少年事务受理中心,或在百姓事务受理中心设立青少年事务受理窗口,为社区青少年提供集中服务。
(四)明确工作项目,实现工作领域的全覆盖。继续拓展完善浦东新区青少年事务署职能,做好《浦东新区青少年白皮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矫治帮教、青少年法律援助、青少年志愿服务、青年婚庆服务等十项工作;发挥团组织的活动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职业培训和文体活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围绕为社区青少年服务制定工作计划,形成一定的特色项目,并落到实处,力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