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编制原则
结合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按照新区环境保护的规划目标,采取大力促进清洁生产和ISO14001认证、积极倡导循环经济、认真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重点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建设生态绿地系统,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依托体制改革、机制和政策创新,全面推动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前瞻性,环保三年计划既要满足当前新区环境保护要求,也要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阶段性,环保三年计划要充分体现发展阶段的特点,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相适应;坚持可操作性,环保三年计划应结合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具体实施。
(三)总体目标
今后三年,新区要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环保工作在新一轮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功能,围绕建设“绿色浦东,生态城区”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和国家卫生城区,使浦东成为最适合创业和居住的地区之一。
具体目标:水环境治理方面,中心城区主要河道消除黑臭,污水纳管率达到70%;大气环境治理方面,新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或优于二级水平的天数大于85%,力争达到90%;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方面,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实现全过程管理和无害化处置;绿化建设方面,继续保持量的增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5%;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禽畜污染负荷大幅削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显著减少;重点地区环境整治方面,继续推进高化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和浦钢地区的功能改造,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水环境治理
(一)实施原则
按照“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以截流现有直排重点整治河道污染源为重点,带动中小河道整治。通过系统的截污、治污、引清、清淤、治岸、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水体质量。根据“提高现有截污治污设施利用率,提高污水截污率和处理率”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加快新设施的建设步伐,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贯彻
清洁生产促进法,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坚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治理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稳步改善新区水环境质量。
(二)行动目标与指标
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郊区主要河道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全区水面积率达到8.3%,形成长效管理的运行机制;污水纳管率达到7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全区化学耗氧量排放量比2000年削减20%,氨氮削减15%,石油类削减20%。
(三)行动措施
1、加紧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
(1)建设和改造新区污水收集系统,重点建设和完善城镇污水收集系统,加强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周边镇污水收集系统建设。结合河道整治,将直排水体污染源纳入建成的排水系统。
(2)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配合市水务局完成竹园、白龙港两大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加强新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两大污水排放系统已建污水收集区域内居住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逐步停止运行,污水纳入污水收集系统;两大污水排放系统已建污水收集区域外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继续使用,加强检查控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