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计划各项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康复医疗
“十五”期间,继续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使11000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以减轻残疾程度,帮助一部分人脱残为目标,重点做好青年人脱残工作,重视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老年残疾人康复训练。
1、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区、街镇和居(村)委三级康复网络作用。
2、发挥爱心幼儿园、新区智残儿童疗育院的功能,康复训练脑瘫儿童15名,0-14岁智残儿童60名,有效率达到70%;完善聋儿康复网络,聋儿听力语言训练40名,康复率达到36%以上;力争使80%的学龄前残疾儿童进入机构训练。
3、继续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降低和控制白内障致盲,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000例;为125名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并开展视功能训练;培训125名低视力儿童家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4、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走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相结合之路。完成肢体残疾人社区系统训练100名,完成肢体残疾矫治手术26例,举办各类康复业务知识培训班20期,培训1000人次,提高康复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5、利用现有康复机构和残疾人组织网络,依托卫生、教育和残联等部门,开展残疾预防。实施残疾儿童首诊报告制度,完善残疾儿童的监测、统计系统,形成早发现、早干预、早训练的良性运转机制,力争做到报告一例干预一例,提高残疾儿童的康复受益面。
6、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重点抓好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防治康复,使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率达到95%,显好率达到70%,社会参与率达到60%,肇事率下降到0.1%以下。各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要建立工疗站、日托康复站,为精神疾病康复者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7、为麻风畸残者实施矫治手术或配置辅助用具,改善其生活质量。广泛宣传科学知识,唤起全社会对麻风畸残者的关爱和扶助,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偏见和恐惧。
8、进一步完善新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网络,在各街道、镇设立残疾人服务专柜,做好配送服务;供应残疾人用品、用具10000件,配置功能补偿矫形器50件,为50名残疾人装配假肢。
9、落实各项康复经费,确保任务完成。
(二)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