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实施文化关爱工程。精心组织关爱行动和新春文化关爱等文化活动,大力举办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关爱活动,完善公益文化场馆的残障服务功能,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

  13.提升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水平。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实施数字文化工程,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和网上剧场,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和品牌文化活动服务指引,健全文化活动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为市民提供及时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

  14.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的文化生产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四进”社区等公益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公益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机制,确保公益文化场所主体部分用于公益事业,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建立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推进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利用。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设立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雇员制和员额制,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畅通市民参与服务决策与绩效评估的渠道,推进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与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效能。

  15.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辅助队伍。鼓励民间文艺社团发展,加大对民间文化社团的扶持和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民间文艺社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增强民间文艺社团的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有文艺专长的人才举办各类公益性文艺讲座,开展市民文化艺术教育普及工作;加强文化义工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义工的招募、激励、培训机制,提高文化义工服务水平,鼓励文化义工服务领域向举办公益性文艺讲座、文化场馆导览、社区文艺辅导员、公益电影放映服务和全民阅读指导领域延伸。

  (三)做强做大文化创意产业,努力打造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6.将文博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创意度和“文化+科技”特色,强化高端引领,增加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文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办展机制,创新招商招展模式,发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积极作用,着力引进代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品牌项目,聚集文化创意人才和创意成果,吸引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海外采购商,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与出口,使文博会成为展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到2015年,展会总成交额达到1800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办好文博会重大配套活动和分会场,提升展会的权威性、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学习借鉴国际会展先进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商业化运作模式,增强文博会的市场开发与运营能力。推动文博会博览项目和文化产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17.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文化创意骨干龙头企业,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在深圳设立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总部,按照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建立“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发布制度,对上一年度工业增加值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予以奖励,支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发展,打造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领军企业,引领我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规模化经营。大力支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公司和重大项目,提升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鼓励、支持和促进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发展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形成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18.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战略,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打造一批知名园区基地品牌。在创意设计领域,重点建设和提升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田面“设计之都”、深圳设计产业园、南海意库二期、F518时尚创意园、127陈设艺术产业园、中新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坂田创意设计产业园、龙岗文化创意城、花样年文化创意广场等园区基地。在新媒体、动漫游戏、影视音乐、数字出版领域,重点建设和提升深圳创意信息港、华强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环球数码创意文化科技研发基地、深圳动漫园、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深圳广电集团文化产业中心、新媒体文化产业基地、南山互联网产业园、蛇口网谷、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华南数字音乐基地、梅沙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等园区基地。在文化旅游、“非遗”产业化、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领域,重点建设和提升大芬油画村产业集聚区、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欢乐海岸、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雅昌艺术中心、宝安书城、龙岗书城、文博宫、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坂田手造文化街、永丰源瓷文化公园、深圳报业集团龙华印务中心、深圳国际创意印刷文化产业园、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出版配送中心、深圳古玩城、中华宝玉石精品国际博览交易中心、笋岗工艺礼品集聚区、水贝-布心珠宝时尚产业总部、宝福珠宝产业园、百泰珠宝产业园、西部国际珠宝城等园区基地。

  19.加快推进重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瞄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以“高、新、软、优”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以下十大重点行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