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五)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管理工作。
第十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选聘。医疗卫生专家库每年调整一次。
第十一条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抢救,并于5日内向经办机构备案;伤情稳定后尚需继续治疗的,应当及时转入协议医疗机构治疗。
除前款规定情形外,工伤职工未经批准在非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药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参照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国家、省有专门规定时,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 职工发生工伤后,按照
《条例》和《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算,本人工资高于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生活护理费、丧葬补助金以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职工因工死亡的,以统筹范围内参保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发给48-60个月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无供养亲属的48个月;有供养亲属,供养一人的52个月,供养两人的56个月,供养三人以上的60个月。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
第十四条 职工在用人单位工作不满1年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按实际工作月份的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