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0吨标准煤以上(含)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考核由市经信局组织,其他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考核由镇街节能主管部门组织。国家和省监管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目标和考核办法,以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为准。
第十一条 节能考核结果分为超额完成、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四个等级。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均为未完成等级。
节能考核结果经相关部门审定后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信息自动化建设,提高能源管理信息的处理效率。
第十三条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建立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
第十四条 市财政安排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技术和清洁能源等工作。
第十五条 对节能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或者完成等级的重点用能单位,优先推荐申报财政资助项目;对在节能管理、节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六条 对节能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一)予以通报,单位负责人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同时通报给相关人大、政协;
(二)一律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
(三)不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相关扶持资金,不得享受保用电等相关扶优措施;
(四)对其新建高耗能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暂停备案、核准和审批;
(五)暂停受理生产经营用电增容申请,并加大用电错峰力度;
(六)对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企业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薪酬降低一个等级,对连续两年未完成的,取消企业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薪酬。
重点用能单位应在考核结果公告后一个月内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七条 对未按规定做好器具配备及检定、能源计量统计、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经审查报告不合格的重点用能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