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铁合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市政〔2009〕6号)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现将《桂林市铁合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桂林市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二月九日
桂林市铁合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为了有效整合现有铁合金企业,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避免投资盲目扩张,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指导我市铁合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铁合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铁合金产业政策,特制定本规划。
本专项规划是我市2008-2010年铁合金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部门在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时要体现本规划精神,各县制定铁合金产业发展规划也要遵循本规划的要求。
一、我市铁合金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铁合金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1999年全市有铁合金生产企业42家,年生产能力11.43万吨,产量13.6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6.08亿元。到2006年,全市铁合金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21家,共有各种生产装备155台(座),其中:矿热电炉148台,占95.5%,总容量64.66万KVA;精炼炉2台,总容量0.78 万KVA;中频炉1台,总容量0.12万KVA;高炉4座,总容量720立方米。年生产能力125.22万吨,产量47.0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7.23亿元。
铁合金产业已成为我市工业的重要行业,全市铁合金产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6.3%,对我市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全国铁合金行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显现,我市已成为我国铁合金重要生产基地。
我市铁合金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偏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能耗大、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2006年,全市148台铁合金矿热电炉生产装备中,电炉容量6300KVA及以上为50台,占33.8%;电炉容量5000至6300KVA的16台,占10.8%;电炉容量为5000KVA以下的82台,占55.4%。目前,全市现有的铁合金生产企业中,电炉容量在25000KVA的矿热电炉还没有一台。
铁合金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随着钢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将拉动铁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10年铁合金总生产能力控制在2000万吨,12500KVA以上的大型电炉生产能力要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有利于我市加快铁合金产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结构调整中促进我市铁合金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