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构建服务体系。构建浦东新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推动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一五”期间浦东着力构建和完善体育设施、团队组织、健身活动、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信息咨询等六大体育服务(网络)体系,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创新体制机制。在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区体育部门积极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体育事业管理服务新模式,尤其是在具体举措的创新上,探索推行《浦东新区街镇(社区)体育评估办法》、《浦东新区体育社团(俱乐部)评估办法》和《浦东新区体教结合学校管理办法》三大体育评估指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全社会办体育的“大体育”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
5、开展健身活动。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载体。“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举办、承办、协办各级体育赛事活动2314项,其中区级220项,市级163项,国家级81项,国际级30项。创建了10个“一街(镇)一品”体育项目特色活动基地,其中浦东新区获得全国“游泳之乡”、“田径之乡”的称号,浦东新区体育局多次获得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源深体育中心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称号,唐镇、高东、三林分别被授予 “中国台球之乡”、“中国门球之乡”、“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的称号,陆家嘴的海派秧歌走进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洋泾社区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
6、推进体质监测。体质监测是全民健身工作成效的重要评价依据。“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建有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社区市民体质监测站12个,为市民提供体质监测服务超过10万人次,并完成了第三次国民体制监测6000个样本的测试任务。国民体质测定合格率保持80%以上,优秀率达到15%。
7、加强舆论宣传。体育宣传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推手。“十一五”期间,编印《浦东体育年报》、《浦东体育》报等体育类宣传资料100余期;由电视、网络、报纸、年报等共同组成的体育宣传媒体,共刊载文章2500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刊载50余篇,市级媒体刊载300余篇,区级媒体刊载2200余篇,共计文字50余万字,图片1000余幅。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的全民健身工作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大,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体育科学化程度还不高等原因,浦东体育的发展与浦东新区的经济地位、国内外影响力及未来发展目标相比,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1)体育机制体制的探索与创新仍需进一步深化;(2)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作需要进一步完善;(3)体育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4)健身活动的开展仍需进一步推展;(5)发展环境的规范仍需进一步重视;(6)科学健身指导和体育科学研究仍需进一步突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