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现代企业为基地,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充分发挥现代企业自身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不断改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一是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二是实行“2+1”顶岗实习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问题,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三是实行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行业指导学校模拟企业内部的岗位运作机制,制定与生产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以及用人机制融入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接轨,使毕业生真正做到与企业要求零距离。
(三)以现代企业为突破口,建设和完善专业教育集团。目前,我市成立了信息技术专业教育集团(集团中有学校11所,行业单位6个,企业13家)、交通运输专业教育集团(集团中有学校11所,行业单位2个,企业13家)、文化艺术体育专业教育集团(集团中有学校14所,行业单位6个,企业3家)、商贸旅游专业教育集团(集团中有学校 9 所,企业事业单位26个)和加工制造专业教育集团(集团中有院校13所,企业28家,行业协会7个,科研机构2个)。专业集团的成立,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学研究与资源整合,发挥了良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为进一步完善专业教育集团,我市将积极吸引现代企业加入,提高现代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促进职业教育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后劲。在专业教育集团中,集团内学校专业教育资源可以共享,行业、企业参与集团教学规划的制定,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企业优先获得毕业生,实现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学生共赢。
(四)以开展学校与企业间的对话交流为切入点,扩大校企合作的空间。
一是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现代企业。积极与现代企业对接,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给学生、教师举办讲座,介绍企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以及用人机制,增强学生对现代企业的感性认识,扩大现代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二是组织现代企业到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考察,让现代企业全面认识和感受职业教育攻坚的丰硕成果,了解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成果、教学设施设备和校企合作意向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学校与企业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深入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寻找合作的结合点,促使双方进行各种层面各种类型的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五)以专业化用工服务为途径,为现代企业招工搭建绿色通道。一是根据企业需要,针对南宁市用工市场情况,为企业制定合理、优化的用人计划,为企业用人提供专业化指导。二是通过企业用工登记数据库、城镇劳动力数据库、农村劳动力数据库、全市技能人才数据库和高校毕业生数据库等,直接进行网上匹配,并将信息向匹配双方反馈,达到快捷、准确和高效的目的。三是根据企业生产发展要求,为企业搭建用工平台,适时召开不同类型招聘洽谈会,依托市人力资源(人才)市场现有信息发布渠道,全方位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扩大社会影响和连锁效应,开辟服务现代企业招工的“绿色通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