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政府资金对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投融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各级政府的相关科技计划等政策措施,扶持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的贡献率。
3.加速形成知识产权流转体制。发挥我省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依托中国技术市场、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采取展示交易、技术推介、技术交流等方式加速知识产权的传播;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担保投资工作,促进专利许可贸易,促使知识产权转让、转化,实现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
(五)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立一批具有海南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推动企业专利战略分析、产品市场预警等特色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推进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和运用。
2.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我省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专利和商标代理机构、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充分整合中介服务资源,构建能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检索、传播、评估、鉴定、转让、许可贸易、诉讼、战略制定和产品市场预警分析等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
3.支持知识产权社团发展。指导社团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知识产权决策参考;提升社团组织对会员单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功能,发挥其联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六)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才;依托海南大学设立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培养一批从事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较高素质的人才、一批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优秀人才、一批精通知识产权规则和实际技能的高级人才。
2引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根据我省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我省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
(七)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
1.把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纳入我省普法教育计划。切实抓好每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和科技活动月的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工作;各种媒体和科普机构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