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洋产业知识产权。
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展深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业。整合国内外海洋科研力量,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对海洋药物、海洋能源利用、海洋生物工程、海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创造一批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并推动实施;加强特色海洋鱼、虾、贝类新品种的人工养殖研究,打造一批海洋产品新品牌,使海洋产业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版权产业。推进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琼剧、海南椰雕、黎族织锦、儋州民歌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培育传统文化品牌;积极扶持动漫、游戏软件、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发展,培育具有知识产权的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六)生态与环保知识产权。
制定相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利用先进专利技术推进造纸、发电、化工、医药、纺织、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三废”源头控制及回收利用;引进专利技术,建立科学高效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努力将一批专利技术和产品应用于生态工业与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优化保护及修复、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事业中,促进生态省建设。
五、战略措施
(一)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
1.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规章。
2.建立和完善与自主创新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海南省重大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国有资产占有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及知识产权交易制度。
3.制定发展知识产权奖励和资助政策。设立政府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专利、商标申请费用资助,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贷款的补贴,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奖励,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扶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等方面。
4.制定知识产权多元融资政策。制定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以股权、期权等形式参与分配的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知识产权入股、质押、信托和拍卖等多种形式筹集知识产权转化资金;制定促进财政支持项目所产生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政策;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银行信贷政策,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