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执法、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二)近5年目标。
1.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6000件,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发明占1/3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5000件,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驰名商标累计达到20件以上,有效著名商标累计达到300件以上;登记版权作品累计增加500件以上;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分别有90%和75%以上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标准数量逐年增加。
2.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工业企业专利实施转化率达到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额逐年增加;力争文化和创意产业年增加值达到10亿元以上,计算机软件年产值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
3.知识产权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依法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遏制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适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知识产权环境初步形成。
4.知识产权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县基层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
四、战略重点
(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知识产权。
1.打造旅游品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发展热带海岛冬季阳光旅游、热带滨海海洋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无居民岛屿旅游、红色旅游和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国内旅游品牌,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引导各级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民族文化遗址、民族生态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存、自然保护区、各种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申请旅游服务商标,着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培育一批旅游服务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鼓励企业开发承载我省民族民间文化的旅游工艺品、旅游化妆品、旅游食品、服饰、旅游运动产品,培育发展房车、游艇、轻型水上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用具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创造一批旅游特色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