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场化原则。在政府引导下,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优化住宅产业结构,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5.突出重点原则。重点推广实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住宅部品认证制度和住宅设计、施工、装修一体化制度。
二、主要目标
(三)预期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先进适用、符合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成套住宅技术体系、标准化体系和部品产品体系。初步建立以产业化、信息化为基础的住宅生产组织体系,促进先进部品、技术、工艺的整合,通过技术进步、产品更新,使城镇住宅符合经济、适用、安全、耐久、环境优美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住宅产品性能,提升住宅整体质量水平,努力打造“百年住宅”。参与住宅性能认定比例达到当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的90%以上,城镇所有新建商品住宅项目的预售、交付使用过程中明示住宅性能状况。初步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特征的住宅建筑体系,全区住宅建设中的产品与部品认证率达到50%;成套部品产品使用率达到50%;培育并创建2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5个自治区级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5个。主要构件、部品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产业化住宅施工面积达到城镇新建住宅施工面积的10%。全区新建住宅全装修面积达到50%以上。全区5个地级市中心区新建住宅建筑设计、建造要在1981年住宅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达到节能65%的要求。
三、抓好发展重点,加大推进力度
(四)加强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住宅技术保障体系。
1.推广应用住宅节能环保技术。重点推广住宅结构体系技术、外墙保温隔热成套技术、非承重内隔墙成套技术、住宅屋面成套技术、住宅厨卫与室内装修成套技术、节能门窗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地源热泵技术、住宅节水成套技术、住宅采暖与新风系统技术等10项节能环保技术。
2.加快制定完善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材料、部品、竣工验收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相关标准。
3.完成住宅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标准的编制,重点解决住宅部品的通用性、配套性等问题。
4.加强新型结构技术的开发研究。在完善和提高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空心砖为主的新型砌体结构、异型柱框轻结构、内浇外砌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同时,开发和推广使用轻钢结构、轻型框架结构及其配套的装配式板材。进一步研究、开发新型的大开间承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