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结构调整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的重要措施。
1、推进技术进步。一是要重点推广国家、省和市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近期重点推广节电、节水、支流水改循环水、空冷、污水回用、凝结水回用、高效节能锅炉、风机、水泵、电动机及拖动系统调速和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空调节电技术、绿色照明和高耗能行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废水资源化技术和“零”排放技术、中水回用技术;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二是开发、生产节能、节水产品,组织企业搞好产品认证,落实能效标识制度,提高产品能效水平;三是建立并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和全时候提供技术服务。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是按照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产品,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二是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由专业资源节约的监测机构进行资源节约的综合评估,不符合资源节约产业政策的,坚决不予批准;三是加快淘汰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四是要认真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工业园区成为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减少污染、环境优美、效益高的龙头经济;五要搞好区域经济合作,通过与广州周边城市及海内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壮大自己,实现资源互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改变“小而全”的经济模式;六是全面贯彻《
清洁生产促进法》,依照《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的目标要求,组织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三)落实扶持政策
1、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国家和省已出台了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环境保护设备和使用散装水泥等税收优惠政策和开展清洁生产企业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已体现了国家对资源节约事业的支持和鼓励,要组织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推动我市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开展。
2、成立节能专项经费。各区政府要根据《
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和粤府办〔2004〕63号《关于在全省开展节能降耗节约用电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节能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扶持节能、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用于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开展能源利用监测,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资源的浪费,增加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