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口岸通关作业流程
全市各口岸设立报关报验中心,集中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边防检查、海事等部门联合办公,推行 “一站式”服务。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通关效率
逐步推行电子商品预归类、电子价格审核、电子查验“3e"系统,加快实施以电子申报、电子转单、电子通关为主要内容的“三电”工程 ,提高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快通关放行速度;海关继续选择信誉好的重点出口生产企业,签订监装协议,实行义务监装员制度,为守法经营企业提供通关便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大力推行过程质量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检验监管模式,扩大出口商品企业分类管理,减少抽查批次,增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鼓励我市口岸来往港澳的小型船舶使用海关实施的“小型船舶中途监管系统”,实行舱单提前录入、GPS定位和船舶分类管理,通过GPS卫星定位,实现进出我市口岸小型船舶的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
(三)加强口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
通过对现有口岸扩建改造和资源整合,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口岸的吞吐能力,以适应我市进出口货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
五、加强文明法制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社会环境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建立现代信用制度,严厉打击走私、偷税骗税、逃套汇、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劳动、金融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六、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
市和各区要把握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产业基础、产品博览会、工业园区和网络资源对外招商的宣传推介作用。以引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项目和关联带动大的项目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集约型经济快速发展。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鼓励境外资金、技术参与公有企业改组、改造,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结合,鼓励交通网络建设和物流、零售服务等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积极探索资产抵押、并购、投资基金、风险投资等方式吸收外资。
七、建立激励和责任机制,形成社会化招商引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