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银监分局应明确责任部门,具体负责本级业务创新监管协调工作,各机构监管处也应指定业务创新监管负责人和协调工作联系人,协调工作联系人具体负责与创新监管协调部门的联系沟通和资料报送工作。各银监分局负责部门、联系人员名单,各机构监管处联系人员名单于2011年10月18日前提供给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表2)。
三、加强创新监管工作联动
银监局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应加强业务创新监管的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和横向互动,与机构监管处建立业务创新监管联动机制,分层级召开辖内业务创新监管联动工作会议,及时会商、研判辖区业务创新发展和风险管控形势,加强业务创新监管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加强对创新重点领域的监测分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定期通报业务创新重点领域监管情况;机构监管处要加强与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的信息沟通,于季后15个工作日内将业务准入许可报备一览表(表3)、个人理财产品报备情况一览表(表4)提供给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出现重大风险变化或违规问题,应及时采取跟进措施,并向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通报。涉及业务创新的准入、现场检查、风险提示和非现场监管文件同时抄送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可事先征求业务创新监管协调部门的意见。
银监局建立业务创新监管信息载体,及时反映辖区业务创新发展和监管情况,鼓励规范金融创新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银监分局应及时总结本系统、本辖区金融产品、服务、体制机制、风险管理模式等创新领域的经验和创新做法,分析创新领域新风险、新问题,并及时报送本系统、本辖区金融创新信息,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2篇。创新监管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创新工作动态、创新特色和经验总结、创新领域风险分析、业务创新研究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牵头部门同时为业务创新信息联系部门,银监局将择机通报信息报送采用情况,并与业务创新监管工作评价相挂钩。
四、进一步规范业务创新监管资料报送工作
按照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业务创新监管需要报送以下材料:
(一)业务创新工作报告
各银监分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于每年度7月15日、次年1月15日向银监局报送业务创新工作总结半年报、年报,报告内容应包括:本系统、本辖区业务创新管理做法及成效;银监会、银监局业务创新协调部署工作开展情况;本系统、本辖区业务创新产品基本情况并填列业务创新名录表(表5);各类创新业务基本情况和风险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理财业务、银行卡、代理保险、电子银行、衍生品业务、信贷资产转让、银信合作业务等);各类创新业务媒体负面报道、诉讼和投诉处理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下一阶段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