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产业生态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做强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将北京打造成为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完善首都金融服务功能。巩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地位,强化总部金融、特色金融的发展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城市。大力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优化金融制度创新环境,积极吸引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交易所等新兴机构落户。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促进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创投、基金管理等业务发展,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强化债券发行中心和清算中心功能,扩大技术交易所等要素市场的全国影响力,培育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创新,积极培育离岸金融、券商直投、信托租赁等新业态,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兴金融创新发展。
  强化信息服务业领先优势。推进通信、互联网技术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应用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发展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业,围绕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通用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各类专用基础软件,加强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传输服务,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数字电视运营服务,强化国家互联网中心地位。巩固IT服务外包产业和软件出口领域全国领先地位,依托总部资源和媒体资源,进一步提升首都信息集聚和发布功能,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服务枢纽城市。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抓住全球研发外包服务转移和国内研发服务市场壮大的机遇,发展第三方研发服务,壮大合同研发组织群体。发挥国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密集优势,大力发展检测认证服务,吸引全球知名检测服务企业落户。面向矿山、石油、煤炭、钢铁、建筑等国家支柱性行业,发展地质勘查、环境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大力发展北京技术市场与知识产权服务,做强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搭建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支持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能力。
  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业。有效对接国际先进经验和运营模式,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打造成为全球性商务服务网络的重要节点。鼓励国内外企业总部的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以及国际组织落户本市。引导法律服务、广告等优势行业并购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城区现有楼宇资源,建设吸引中小专业服务企业、外埠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的专业商务楼宇。在会计、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人力资源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引导培育档案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旅管理等新兴业态。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协作,举办有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吸引国际一流的大型会展机构落户,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综合会展设施,加快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发展区、顺义国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之都。进一步推进总部商务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京西制造业总部集聚区、通州侨资总部集聚区、旅游总部集聚区、民营企业总部基地等新兴总部商务集聚区,加快昌平科技商务区建设发展,提升丰台总部基地、东二环总部商务区、望京研发总部基地等集聚区服务功能,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加快培育密云绿色低碳高端商务区、平谷峪口商务休闲总部基地等。
  优化提升流通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金融服务配套等手段,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把北京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商贸中心。加快交通枢纽、大型物流节点和流通网络建设,强化批发业和物流业的营运控制功能。鼓励商业流通企业采取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模式,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贸易企业和品牌代理商。壮大一批物流口岸,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口岸,完善提升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大力建设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加快建设通州马驹桥、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和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探索北京新机场临空型产业群发展。推进商贸集聚区发展,提升王府井、西单、CBD等综合性商圈,发展专业性商圈,在重点新城引导培育新兴商圈。
  (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
  积极贯彻实施《北京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瞄准国际创新前沿,以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装备研制带动重点领域突破,以重大工程建设和示范应用培育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深化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商业化应用,在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布局。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驻地网建设。发展高世代液晶显示,积极培育三维立体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兴显示产业。攻克物联网高端传感器、核心芯片以及核心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推进超级计算和云计算融合发展,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完善和强化中关村软件园、创新园、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等专业集聚区建设。
  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发展。坚持生物高端制造与医药研发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加快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人源化抗体、生物芯片、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作物、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等动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突破酶工程、代谢工程、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等工业生物技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研发外包服务,实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集聚区的产业集聚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