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华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在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产业集群提供集中、配套、优质服务。以金华国际物流园区、义乌内陆口岸、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永康五金城物流中心、浙江物产(浙中)供应链物流服务基地、兰溪港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构筑浙中现代物流枢纽。构建浙中信息中心,推进重点领域和特色网站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依托金华高新科技产业园、浙中信息产业园、金东信息软件产业园、东阳横店电子产业园区、浦江创意硅谷等实体,集聚发展科技信息产业。抓好金华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功能。

第四章 转变发展方式



  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自觉运用市场、资源和环境的“倒逼机制”,加快工业创新,推动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转型促发展。

第一节 推进创新发展


  当今正处于创新制胜的时代,创新是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工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一、立足人才创新
  实施人才立市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企之路。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在继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建立浙江中西部人才高地,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和智力支持。
  1、加强人才管理
  努力建设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企业人才队伍。着力造就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经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着力造就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创新型的企业技术人才队伍;着力造就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门类齐全和技艺精湛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注重培养工业创新领军人才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注重在特色优势行业形成优势人才群体。加大对企业人才发展的投入,着力集聚企业紧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专业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制造工程专家,重点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开辟创新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推行人才柔性引进,做好借智发展文章。
  构建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建设好企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对工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由当地政府予以重奖。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
  2、注重人才培养
  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创业创新实践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使之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持久深入地开展企业家培训教育。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加强以培养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为重点的职工培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推进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完善社会化的职工培训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技师考评制度。
  二、加强技术创新
  抓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核心,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保障。
  1、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进一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着眼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建设“三大体系”,形成较好的企业技术支撑:
  --建设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建立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等),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战略和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大企业在技术前沿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及时获取最新科技成果。落实有关财税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扶持力度。
  --建设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通过购买专利、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联办科技型实体等多种途径,形成稳定有效的技术支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完善产学研联合的创新模式和运行机制,扶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推动本土企业研发国际化和外资企业研发本土化。
  --建设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围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发展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和运作高效的技术服务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扩散、技术转让、技术信息和产品检测等技术服务。依托金华科技园、浙大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加快建设动力新跃(金华)汽车研究院、汽摩配创新服务中心、五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2、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
  把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大力抓好。更有效地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技术赶超计划,鼓励和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活动投入特别是研究开发投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把握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着力开发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着力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前景的核心技术,能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运用领域广泛和市场潜力大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扩大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购买国外专利、技术咨询等软技术,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独特工艺方法做精专业。对获得国家和省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企业给予政策奖励。
  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工作。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应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能力;力争金华、义乌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实施企业标准化战略,更大程度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推动管理创新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也是生产力。加快企业制度和管理创新,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企业素质保障。
  1、构建企业制度创新优势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抓住创业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这一关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深化企业改革,保持旺盛的企业活力,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大力开展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活动。在充分尊重投资者意愿的前提下,引导民营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引导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实行股权结构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企业跨地域、跨所有制的相互参股、联合重组和嫁接外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企业改革。引导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聘用职业经理、设立外部董事等多种方式,优化企业经营机制。
  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重点支持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上市,争取到“十二五”期末累计上市公司超过30家,做大做强证券市场中的“金华板块”。充分发挥上市企业再融资功能,通过增发股份、发行公司债、可转换债券、并购重组等途径,开辟企业做大做强的快速通道。注重培育上市后备企业;积极设立或引进创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
  2、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
  引导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提升,从家长式、经验型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转变,切实改变管理粗放现状。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着眼于提高快速响应市场能力和企业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重点对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财务、营销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促使生产经营方式根本性变革。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扩大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重点地推进管理创新。
  完善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针对企业管理薄弱环节,推广应用精细化管理等现代管理方式,全面提高战略规划、创意设计、生产组织、技术开发、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管理水平。突出抓好企业质量管理,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质量振兴。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安全事故防范机制,有效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发展。
  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弘扬企业先进文化,突出企业人本管理,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和谐企业。拓宽企业招工渠道,缓解日趋明显的用工难矛盾。实施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调整、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增强员工凝聚力和积极性。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
  四、促进品牌创新
  把发展品牌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要点,大力培育驰名(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加快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型,强力打造品牌金华。
  1、引导企业走品牌兴企之路
  重视商标在企业创牌中的核心作用,支持企业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创建品牌、发展品牌和保护品牌,努力实现从无牌生产、贴牌生产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从自主品牌到知名品牌的提升,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的突破。支持企业争创各类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打造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品牌成长之路是企业素质领先之路,引导企业在创意设计、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等各个关键环节苦练内功,为打造品牌夯实基础。实行品牌联合策略,采用虚拟制造、加盟连锁等现代经营方式,推动企业重组。积极推进品牌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商标注册,强化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大本土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推介和输出力度。加大企业品牌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
  2、进一步创建区域品牌
  把发展区域品牌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集体战略行动,更好地塑造金华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更大规模地拓展市场。在创建企业品牌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区域品牌(包括专业性商标品牌基地、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原产地注册等),增强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品牌战略联盟,以区域品牌为龙头,推动企业重组,壮大品牌经济规模。通过创建区域品牌,将产业集群打造成精品制造基地。加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产品保护,利用好传统区域品牌。

第二节 推进绿色发展


  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突出抓好绿色制造,实行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少排放可循环的生产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缓解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一、大力节能降耗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