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以东阳、义乌、浦江等为重点,积极开发高磁能积、高抗干扰力永磁与软磁铁氧体、高耐蚀性和低成本稀土永磁、集成电路配套、光通信、半导体发光等电子信息材料。以市区、永康、兰溪等为重点,研发推广环保型金属焊接、金属粉体及粉末冶金、高性能铝镁铜合金等可用于航空、汽车、信息、高速列车等行业的新型高性能金属材料。以市区、东阳、永康等为重点,开发推广绿色化工、高性能密封、纳米复合、新型催化、高性能纤维、环保可降解及高性能工程塑料、功能性氟化工制品、弹性体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以市区、东阳为重点,研发推广陶瓷金属复合、电子功能、陶瓷纤维、高性能结构陶瓷、光功能陶瓷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5.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加强太阳能发电高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和核心组件的研发;加快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器及风力发电场调度控制和并网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积极推广秸秆和农林废弃物裂解生产生物油技术,非食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技术,淀粉、糖和纤维素类植物生产生物乙醇技术,解决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高效燃烧及供热等关键问题。
6.高效节能与环保技术。加强半导体LED照明高效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应用,鼓励拓展完善产业链,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封装技术、产业链前端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等;加快低温余热发电、生产过程低温热能回收、低温余热交换器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开展高能耗行业生产过程的水、电和原材料的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积极开展泵、电机、空调等典型机电产品节能新技术和大功率变频器、智能电网的强电传输技术及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7.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大力发展高精密、高性能仪器仪表,高档电动工具、高性能(专业级)电动工具,高速铁路用仪器设备,中高档电机、微特电机,新型传感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高档模具加工工艺及设备,高档数控加工设备,水力发电设备,电力控制设备,大型船用推进系统、核电用泵及阀门,轨道交通设备,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积极研发烟气脱硫、等离子点火、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清洁燃烧利用、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处理、环境自动监测等专用先进设备。重点推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大型装备专用智能化控制装置,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绿色流程制造等新技术,以及产品创新设计、网络制造、信息化集成等平台建设。
8.传统产业提升技术。大力推进计算机仿真、机械机构运动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设计、先进控制、高性能传感、新材料和先进加工等技术在通用设备上的研究开发。推进功能性、差别化新型纤维和高性能纤维,高档纺织品和特色纺织品,高效环保节能降耗印染后整理技术,新型纺织品功能性、高可靠性染整加工等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推进绿色设计,新型高效分离、提取及过程强化,绿色化工新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开发。
农业领域:
1.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围绕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主动可靠性及柔性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核心技术,开展先进农业装备、工厂化设施农业装备、现代农用物资、农产品生境控制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节地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加强农用节能雾化、精密排种、农用电子与机械协同系统等绿色制造技术研究。研制微小型农业机械通用动力底盘,山区粮油经济作物生产机械装备与技术,陆地立体设施农业种植、管理和收获作业机具、畜牧业饲料生产加工机械装备与技术等。
2.农业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围绕构建区域优势农产品种子种苗产业,重点开展粮油、果蔬、畜牧、水产、茶叶、花卉苗木、中药材和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的种质资源挖掘保存利用,突破分子育种、转基因、杂种优势利用等育种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优质育种新材料创制,超高产优质多抗专用新品种(新组合)选育及中试研究,构建功能植物产品研发与安全生产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新品种中试及区域示范、良繁基地和快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