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农业“1115”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休闲农业和智能农业。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现代装备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特征、现代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体系,确保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20%,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6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85%,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委)
三、大力推动统筹城乡建设(负责领导:陈绍泽、陈维健、陆冰、徐珠宝、徐锦辉、华静、戚鲁)
8、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继续推进“一城三区”建设,深入实施跨江发展战略。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拓展创新空间、文化空间、绿色空间、枢纽空间。市域范围构建“两带一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都市区范围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放射型交通走廊为轴线,以生态空间为绿楔的“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现代城市布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局)
9、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新市镇和新社区(村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五项工程”,组织实施农村绿化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古镇古村保护“三个计划”,到2015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农委)
10、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城市品质和人居质量。加快建设陆港、空港、江海港、信息港等枢纽型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金融、信息、物流等枢纽地位。完成长江四桥、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宁杭宁安城际铁路、长江深水航道疏浚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两环两横十四射”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着力完善城市快速道路体系。全面推行城市设计,继续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片区改造,有序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智慧南京”,推进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建成“无线城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缓解停车乱、停车难矛盾。(责任单位: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地铁指挥部)
11、推动重大功能区展现新形象。全力组织实施“加快河西现代化、建成城市新中心”千日行动计划,高质量建成青奥村(中心)、青奥公园、滨江滨河风光带和500万平方米高端服务业载体,将河西新城区建成现代化城市新中心。高标准建设中新生态科技岛,整体规划建设滨江风光带,加快推进燕子矶片区、下关滨江改造和浦口新城建设。进一步加强仙林大学城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结合铁路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南部新中心。以禄口国际机场二期扩建为契机,优化江宁南部和溧水北部空间布局,开发建设空港经济区。结合龙潭江海联运枢纽港建设,推动港口经济区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中下游综合交通物流基地。建设麒麟生态科技城,形成科技生态宜居新空间。(责任单位:青奥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河西指挥部、仙林大学城、市地铁指挥部、南部新城指挥部、浦口新城指挥部、麒麟生态科技创新园指挥部、下关滨江开发指挥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