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邮政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积极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强化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措施。采用量化指标对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估,根据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的范围、内容、质量等因素,争取地方财政补贴的充分支持,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财政补贴主要用于弥补邮政企业因超出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国家标准、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完成地方政府指定任务的成本支出。

  (三)继续推进邮政主业改革,支持邮政企业发展。
  以邮政企业分业经营为前提,巩固和发展邮政体制改革成果。支持邮政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税费减免、土地、规划、建设方面政策支持。在城镇社区和农村地区,可以采取委代办方式,降低普遍服务成本。依法保护邮政企业信件寄递业务专营权。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服务。推广农村物流“连锁分销+配送到户+科技支撑”的综合服务新模式。加强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政策研究,推动出台扶持政策,建立邮政物流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四)完善配套措施,促进快递服务企业做大做强。
  落实国家物流业振兴、服务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邮政物流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探索支持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快递知名企业,建立快递基地和运营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农副产品、消费金融、创意产业、会展业等八大行业的专业化快递服务。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快递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逐步发展成为服务网络健全、主业能力突出、竞争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或参股形式投资快递企业。支持快递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快递服务企业资源整合、网络共享。

  (五)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服务社区惠及民生。
  邮政服务设施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已建成或在建的邮政营业场所和社区便民服务站,要按照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邮政营业场所统筹考虑、一并设置。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将农村邮政服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各乡镇政府责任,农村邮政服务设施工作岗位作为公益性岗位,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邮政企业按照相关支付标准,向村邮站工作人员发放相应的业务酬金。

  (六)完善行业培训教育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积极推进快递业务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引导企业支持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建立行业内部骨干教师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岗位等员工培训。鼓励企业制定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联合社会培训机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利用天津市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开设快递专业课程,以委托培养、订单式招生等方式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快递专业人才。

  (七)构建邮政业监管体系,打造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坚持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增强邮政业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提高邮政业政府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并完善市场准入、诚信管理、安全监管、时限监测等信息系统,对行政许可、分级分类管理、合法诚信经营、用户满意度评价、安全管理、时限状况等信息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审批、消费者申诉、用户满意度调查、资费和邮政编码查询等公共服务系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监管工作体系,建立服务型政府。充分重视和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协调方面的作用。

  (八)加快寄递业务产品创新,构建快递发展区域化体系。
  探索快递企业与大交通运输平台的合作模式,鼓励利用航空、高速铁路和高速客运班线运送快件。依托公路、水路、轨道交通以及航空运输枢纽,建立快递服务中转场站。在交通枢纽布局中纳入快递服务流转功能区。打造京津冀地区快递服务商圈。通过快递网络的发展,京津冀中心城区实现“12小时送达”,京津两市和其他邻近城市实现“当日达”,其他地市级以上城市、90%以上县市城关地区和重点乡镇实现“次晨达”或者“次日递”。加快快递网络的升级改造,尽快形成终端派送网络、中转分拨网络和信息查询网络等三位一体的快递运营、服务和管理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